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的物質文明發展和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古希臘學者的自然哲學,到牛頓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的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等的具體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知識已滲入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現實中到處都有物理知識,只要認真觀察、勤于思考,就會發現。
例如,熟雞蛋同學們都喜愛吃,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煮熟的雞蛋,如果急于剝殼,就會連“肉”一起剝下來。如果把熱的熟雞蛋放在冷水中浸一會,然后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一般的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但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遇冷的時候,膨脹或收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來說,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由硬的蛋殼和軟的蛋肉組成,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同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時,或變化比較緩慢的情況下,顯示不出來。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肉的伸縮情況就不一致了。這時,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中,蛋殼和蛋肉收縮程度不同,蛋殼和蛋肉就容易分開。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處理熱學問題就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要處理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物質,如果它們是由兩種不同材料構成,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脹冷縮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例如,橋梁和房屋,都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筋和混凝土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所以鋼筋混凝土建筑非常堅固。再如,用銅和鐵制成的雙金屬片,在同樣受熱時,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向鐵片那邊彎曲。人們利用這一性質制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
在人的身上也有很多物理知識。人的上肢就是一個費力杠桿。北方的人冬天口里呼出“白氣”,這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夏天外界溫度高,水蒸氣不會液化,就看不到“白氣”。戴眼鏡的人冬天從室外進入室內,眼鏡片模糊不清,這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人的雙手互相摩擦,就會發熱,這是通過摩擦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內能增加,手的溫度升高。人的眼睛是一種“神奇的照相機”,它能夠自動調節“光圈”和“焦距”。無論是遠處或近處的物體,都能在視網膜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人的鼻子能聞到各種氣味,說明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人的耳朵能聽到各種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1.汽車駕駛室外的觀后鏡是一個凸鏡。利用凸鏡對光的發散作用,能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雖然看到的像小,但觀察范圍更大,保證行車安全。2.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制成的。3.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它相當于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間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路面情況,還要看清路邊行人、路標、岔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地照亮汽車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從而確保行車安全。4.轎車上裝上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難看清車中的人。茶色玻璃能反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車內的人,必須要從人的面孔反射較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車內人的面孔。5.很多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相當于平面鏡成像,人的虛像成在前方的空中,和路上行人區分開來,司機不會發生錯覺。
物理知識就在現實生活中,只要學生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逐步掌握科學地學習物理的方法,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今后學習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單位 甘肅省靖遠縣平堡鄉蔣灘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