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從校園文化層面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盡快接觸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的管理模式。校園文化建設怎樣適應中職學生就業的要求。
關鍵詞:校園文化;校企合作;校企文化融合
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符合企業生產一線的各類技能人才,然而在進入企業的過程中卻發現相當多的學生技能上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但卻不能適應企業的管理。這一類問題主要在于學生不能及時進行角色的轉變,不能及時從一個學生成功轉變為一個企業的員工。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從校園文化層面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盡快接觸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的管理模式。校園文化建設怎樣適應中職學生就業的要求,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課題。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為達到教育目標通過包括物質、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設形成的內部全體師生共同認可和遵守的文化形態的總和。優秀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先進的校園文化。反思我國目前中職校園文化存在的問題,筆者覺得主要有這幾個方面:(1)校園文化建設的局限性,很多中職校的校園文化還局限在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層次上。片面理解中職校校園文化的內涵。與企業文化無任何融合,學生在學校的管理中體會不到企業的管理模式。在學習過程中也感受不到與企業組織生產活動的不同,學生無法感受企業文化。(2)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滯后于物質文化建設。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追求辦學規模擴大和教學設施的完善,強調校園的美化、綠化、凈化,物質文化景觀大為改善。但辦學理念、價值追求等精神文化,距離中職培養目標對學校教育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就如很多學校實習設備和企業的標準很接近,但是設備與人員的管理和企業相去甚遠。所以,學生自然難以適應企業的要求,使畢業到就業的適應期變長。
所以,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現實背景下,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必要的改進。
一、對中職教學流程的改革
應加強企業文化在專業教學中的滲透。從先進企業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價值的元素,融入學校日常教學活動中,在各個專業教學中滲透企業文化因素,使中職學生從入學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認同企業文化。在教學中多采用情境化教學設計,模擬企業在生產管理中的各種現實場景。改變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培養工作主動意識,比如,在實訓中,在學生初步掌握實訓操作方法的基礎上,只提出工作目標以及安全要求,而將完成任務的具體過程與方式交給學生自行安排,從而培養他們的主動意識。
二、關于實訓基地的建設
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中對學生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必備條件,也是職業教育辦出特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性建設。作為學生與就業崗位零距離接觸的窗口,校內實訓基地所營造的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可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并聘請企業人員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還可以讓學生參與企業生產實踐,體驗企業的生產運作過程。這樣的實訓環節,不但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技能,而且讓學生沉浸在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實訓基地的文化建設、氛圍建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要建立具有企業文化氛圍和校園文化氛圍融合的實訓基地文化,引入企業文化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
1.實訓基地建設與企業各典型部門相對應
進行企業調研,確定各個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根據現代企業產業運作條件要求,搭建適合產業運作的實踐教學平臺,構建起同產業典型工作任務一一對應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以實際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利用實訓基地資源,實施生產型情境實踐教學,使學生在逼近真實的職業環境中,以實訓基地實踐教學的系統性、實用性、開放性、靈活性達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適應能力訓練的目的。
2.實訓基地參照企業建立運行機制
引進企業文化營造職業氛圍,在崗位設置、生產方式、技術標準、管理規范等方面加強建設力度,加強在教學、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品牌意識等方面的實訓基地內涵建設。在實訓基地車間內懸掛、張貼相關生產標識、操作規程、職業行為規范等,創造更加真實的工作場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通過實訓基地企業化運作,引進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培養學生職業操守、練就職業素質。校內實訓基地雖然引進企業文化,但還有另一個屬性——教學任務,所以實訓基地文化不僅僅是企業文化,還要有校園文化,使二者合理地融為一體,如雕塑、景觀、名人名言、知名校友成才錄或知名畢業生成才之路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3.將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實訓基地的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和積淀起來的價值觀念、精神力量、經營境界以及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企業文化更多地體現的是對員工群體的規范、整合、凝聚和激勵功能,用一種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結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員工為企業和社會發展而努力。在實訓基地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加強實訓基地自身的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訓基地內建設企業文化環境、提煉精神理念、引入現代企業運行機制、進行校企合作等,可以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存在諸多的不同,長期在校園文化熏陶中長大的中職學生,對于企業文化產生陌生感也就成為一種客觀現象。因此,對于為企業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職業學校而言,如何提高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知與熟悉程度,縮短畢業生適應崗位的時間,是需要重視的問題。由于中職學校培養人才的特點,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要吸收、滲透更多的企業文化,要將職業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內容融入校園教育教學中,在學生培養教育的各個環節中得到體現,從而使學生在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上更加符合企業的需求,加強校企文化融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石麗敏.國外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與研究.高等農業教育,2006(12).
[2]嚴俊杰,湯忠義,段慧蘭.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理工高教研究,2010(01).
[3]丁剛.文化吸納: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和新抓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0).
[4]盛于蘭.高職院校校企文化的互動及其意義.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4).
(作者單位 江蘇大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