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具體承擔者,是學校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新課改下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建設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管理工作關鍵之所在。現將我不成熟的做法予以淺談。
一、塑造學校形象
校園文化是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而校園文化建設則是指建設美好的校園物質文化,創設完善的制度文化,形成多樣的精神文化。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是:抓養成教育,形成學校特色教育。如,開展教師基本功展示,我的教育故事論壇,“六一”藝術節、“今天的我”主題大隊會以及“我是家長”實踐體驗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讓教育主動走向社會,讓社會深入了解教育。既激勵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又塑造出全新的學校形象,使廣大師生具有使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
二、制訂崗位職責
教師勞動是艱苦的,是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把握教師職業的特點、采取切實措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是建設好教師隊伍的重要保證。在工作中,教師要做到“分工盡職不分家,團結協作是一家”。管理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學只是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讓教師在教學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而不是厭倦。要使教師能夠不斷地“發展自己,發展別人”,學校才能得到發展。
三、加強學習交流
首先,要抓好教師政治學習,其學習的方式要力戒枯燥求活潑,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事,寓教于情。其次,要努力學習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教育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豐富自身的人文底蘊。在學習中,經常安排教師座談討論,交流學習體會,取長補短,互幫互學,引導教師共同進步。
四、實施民主管理
堅持以人為本和依法治校的有機結合是推進學校管理民主化和科學化提出的客觀需要。民主管理既有利于學校組織系統的正常運轉,又有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高,符合學校系統自身特點和管理規律。以人為本就是要重視人的主體作用、能動作用,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化管理機制,做到人人參與管理,并且主動參與管理,使師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
五、豐富業余生活
學校是教師的第二個家,教師間和睦相處,有利于教師間養成團結協作的個性品質,有利于消除人心渙散等因素,有利于學校形成上下一致協調的工作合作力。
作為學校管理者,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增進教師之間的友誼,組織全校教師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開辟一定的時間讓教師參加體育鍛煉,如跳繩、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這種活動的開展,既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又豐富了教師的工作生活,緩解了教師的精神壓力,而且有利于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營造了和諧的校園環境。
(作者單位 陜西省鎮安縣青銅關鎮梅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