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課作為學生德育的主要途徑,在課程設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擔負著對一個班級正常教學秩序的管理和對班級學生道德教育的引導,促進其品德健康發展的重要使命。初中階段是一個人思想品德塑造和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思想品德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結合,可以促進德育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班主任工作;有效結合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和班主任工作都是學生德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有許多共同的內容,把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對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我在十幾年的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對思想品德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效結合所產生的巨大效果,深有感觸。
一、思想品德教學目的和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以加強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遵守基本行為準則,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可見,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意義在于用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及和諧社會思想指導教育教學工作,使初中生養成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和文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的意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社會主義理想和信念,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就中學生素質而言,不光是他們知識與技能的多少、高低,重要的是他們思想品德修養、品格境界等。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組織。班主任對班集體的組織建設負有專門的責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者,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長身體、長知識、提高獨立生活能力,需要班主任指導,使其在德、智、體各方面得到主動的發展。班主任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學校通過班級來開展教學、教育工作,取決于班主任工作的質量,班主任在學校工作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與其他教師相比,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對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學生的個性形成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1.二者相結合,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思想品德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性質雖有一定的差別,但兩者存在著大量的相融合部分,都擔負著幫助和引導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的任務,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實施者。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結合班主任工作進行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在“融入新集體”教學中,把教學內容和班級建設結合在一起,舉行相關的主題班會,加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建設,并結合學校的“五好班級”評比和校運會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比單純的課程教學和說教效果好得多。
2.二者相結合,可以實現資源的互補和共享
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所面對的對象都是學生,都承擔著加強學生德育的職責。學生是德育的對象,同時也是德育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真實即是我們對其進行針對性教育的最重要的寶貴資源。圍繞德育這一職責目標,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結合在一起,能更及時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對學生德育的針對性。如,思想品德教學內容中的“認識新伙伴”“文明交往”“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等內容,都能和班主任工作內容實現資源互補共享,使兩項工作都達到更大的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相結合的實踐體會
1.利用共同資源進行教育教學
思想品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都承載著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職責。兩者雖然各有側重,并有不同的方式和途徑,但其中也包含了內在必然聯系。如,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存在一定的浪費現象,每天都在垃圾桶發現許多飲料瓶,而且都剩有大半瓶飲料,于是在思想品德課上,就把這一問題引到化解“我”和父母“愛的沖突”教學上,讓學生好好體會父母的辛勞和他們的做法是否正確。這不僅達到了思品課德育的目標,而且使班主任工作變得更加有效。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教學中,結合班級管理過程中發現的許多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讓大家現場表演,課堂氣氛既活躍又有實際效果,使思想品德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相結合得更加有效。
2.課內課外持續導行
思想品德課的目的不光是指導學生一時的行為,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課每周兩節,著重講清道理,提高道德認識,這只是為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供前提。班主任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人,學生的一言一行都在他們的觀察和了解之中,班主任結合學生的思想情況,根據課堂的內容要求,指導學生課外行為實踐,讓思想品德課的行為要求得到具體落實并轉化成行為習慣,那么思想品德課將不再是簡單的明理,而是將“導行”進行到底了。例如,在處理學生違紀打架的過程中,我發現班級有些學生形成了哥兒們義氣,出現矛盾不是想方法化解,而是“幫忙”打架,結果使事態擴大,難以收拾。我將此引入七年級“建立新友誼”教學中,強調交友的正確要求,并把真正的友誼和哥兒們義氣進行區別,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實現思想品德課所倡導的“內化”的同時,更好地實現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
總之,讓思想品德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學與班主任工作實現有效結合,能更好地關注學生品德的教育和養成,能夠更好體現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開創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當然,在思想品德教師同時擔任班主任時,可能出現對學生的了解和評價較為單一的不利局面,這就需要和其他科任教師多溝通,學生德育工作不僅僅是思想品德教師或班主任的任務,而是全體任課老師的共同責任。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還有很多做法需要改進,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為德育工作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陳瑞瑞.德育與班主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魏書生.魏書生班主任工作藝術[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安市新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