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世紀偉人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足以說明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多么重要,而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覺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設計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數學情境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出發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僅包括結構性知識,還包括背景經驗,學習者總是以其自身的經驗來解釋和建構新的知識或信息。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現實生活,是生活中關于數與形經驗的提煉與結晶。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如,在“有序數對”一節的課堂教學中,我創設了一個“電影院找座位”的問題情境。將教室內的每個座位按照“行在前,列在后”的規則進行了編號,分別寫在一張小紙條上。這樣,每個座位對應一個有序數對。然后給每個學生隨意發一張紙條,讓他們找自己的座位。通過這一情景設計,模擬了電影院的場景,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用兩個數字確定位置的必要性以及數學的實用性。通過這一活動,學生也對“有序數對”中的“有序”二字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因此,本節課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符合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消除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不但有利于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更有利于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同時增強了數學的應用意識,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數學情境要從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出發,要充分體現為課堂教學服務
隨著教育現代化工程的進一步推進,多媒體教學手段給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它直觀形象,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一些課堂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成了中心,成了課堂的主宰。形式上非常熱鬧、花哨的音效和圖片卻和教學內容沒有多大的聯系。
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該保持數學味,不能作為課堂教學的“擺設”,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在真正的數學情境中體會知識探究和發現的過程。在教學中要發掘問題的內在聯系,抽象問題的本質,緊扣數學教學中的內容和目標來創設數學問題情境。
如,在“矩形”一節的課堂教學中,設計一個動畫演示,運用多媒體展示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內角由銳角逐漸變為直角、鈍角的過程,學生就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并且很容易地得出矩形的定義,并且知道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所有的性質。恰到好處的情境創設會很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總之,數學課堂情境創設是為了引出主題,情境要為問題服務,創設情境要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渴望,充分感受數學,主動探究數學,積極地運用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情境創設的效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