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學生的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轉變,迫切需要建立在現代信息資源環境下的教育教學和學習模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建立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的新型的現代教育體系,實現教育現代化。可見,如何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協作學習的能力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一項迫切的任務。如何進行初中化學的網絡學習模式——協作學習模式呢?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初中化學協作學習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以及多媒體等相關技術,由多個學生針對同一初中化學學習內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達到對教學內容比較深刻理解與掌握的過程。
一、基本的常見協作模式
在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初中化學協作學習過程中,基本的常見協作模式有四種:競爭、協同、伙伴與角色扮演。
1.競爭。競爭是指兩個或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或學習情景,通過網絡交流平臺進行競爭性學習,看誰能夠首先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诟偁幠J降某踔谢瘜W網絡協作學習,一般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事先設置的,并先提出一個問題,并提供學生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主要是利用網絡搜索引擎對一些網站、網上的一些注解、文章名和學習相關內容進行相關搜索等等。學生在開始學習時,先從網上在線學習同學中選擇一位競爭對手,然后開始各自獨立地解決學習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看到競爭對手所處的狀態以及自己所處的狀態,學習者可根據自己和對方的狀態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在初中化學的閱讀課教學和閱讀理解課的教學中,多采用這種教學模式。
2.協同。協同是指多個學習者共同完成某個學習任務,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發揮各自的認知特點,相互爭論、相互幫助、相互提示或者是進行分工合作?;诰W絡環境下的初中化學協同學習系統,可讓多個學生通過網絡來解答系統所呈現的同一問題。他們之間的交流和協作通過公共的網絡交流平臺來實現,一般都要進行緊密的合作或分工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在開始之前,每個學生都必須與其他學習者利用在線交流(例如BBS、QQ、ICQ、校園網交流平臺等)進行交流討論,交流彼此的觀點并共享集體的智慧,最終在學習者之間達到一致的行動方案。學生可以選擇他們自己認為最有效、最合適的合作方式。
3.伙伴。同伴學習系統,在這個平臺上使得學生可供選擇的學習伙伴更多了,而且具有更多的便利條件。在這種系統中,根據教師對本單元內容提出的具體要求,學生通常先選擇自己所學習的內容,并通過在網絡環境下查找正在學習同一內容的學習者,選擇其中之一經雙方同意結為學習伙伴。當其中一方遇到問題時,雙方便相互討論,從不同角度交換對同一問題的看法,相互幫助和提醒,直至問題解決,使得學習過程中不再枯燥和孤單,而是充滿樂趣。
4.角色扮演。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給別人做了對某個問題的詳細講解之后,自己對該問題往往會有新的體會與理解。初中化學角色扮演協作學習系統就是讓不同的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分別扮演學習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學習者負責解答問題,而指導者則是對學習者進行授業解惑。
二、如何實施初中化學“協作式”學習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讓中學生能在網絡學習資源下進行初中化學“協作式”學習,除了遵循一定的化學教學理論和化學教學設計思想外,同時還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要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創造出讓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化學的整個過程中有一個能進行自主探索、自主創新、協作發展的學習環境。
2.千方百計創造實驗所需要的強大教學輔助系統,尤其是初中化學教學資源和高質量初中化學教師隊伍的建設。
3.無論是課內、課外就有關學習化學方面的問題進行面對面的協作討論,還是網上的協商,對于學生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尤其是化學知識方面的信息能力的培養都能產生一定的成效。因此,設計學生化學學習任務的主題要更有獨立性、自主性,能讓學生從多渠道獲取信息,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例如,搜索引擎、電子論壇、聊天室、QQ、QICQ、網絡交流平臺等等。
4.根據初中化學教材的特點和課堂教學內容,提供給學生的解題條件要能充分體現發揮學生個性與創造性,增強學生對自我成功的評價能力。
5.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把協作學習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融入整個初中化學教與學的過程中。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小組之間產生多重、多向的互動。這些將對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態度、情感、經驗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有助于發揮非智力因素在學習化學中的作用。
總之,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化學教學的優勢已逐漸顯現出來,并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要大力發展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發揮網絡環境的優勢,將已有的網絡教室、校園網、電子閱覽室、Internet網和教學軟件充分利用起來,并對它們進行修改和補充,使之真正為初中化學教學服務,并使其深入到初中化學教學改革中去。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