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學科普及和全面應用,人們對信息技術學科認知有了明顯的變化。而我們農村文化相對落后,因而先進的技術在農村的普及應用也相對較遲,雖說信息技術已經走進了課堂,但沒有考試,沒有升學壓力,信息技術教學得不到重視,致使好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不重視,導致信息技術這門課也難以發展,本人從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自己對農村學校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欲望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應該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新的認識,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要讓學生有這種思想,激發學生的興趣,信息技術教學本來就是一個寓教于樂的活動過程,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是一個起點。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對于他們來說,“計算機”是新奇的“東西”,那么,怎樣引導他們學習計算機知識呢?那就要靠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課堂實際教學中,給學生創設一種情境,鼓勵學生在動腦的同時又動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也就變得相當活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自然也就高漲起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欲望,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
二、通過有趣游戲的練習,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七年級剛入學時,大部分學生沒碰過電腦,對鼠標和鍵盤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例如,鼠標的雙擊和拖動更是難以掌握。我們應該巧妙地安排“掃雷”和“紙牌”游戲,這樣從枯燥的練習鼠標的操作中走出來了,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游戲,一方面消除了學生對計算機的神秘心理,另一方面,學生又熟練地掌握了鍵盤和鼠標。用計算機在玩中游戲、娛樂、學習等,既可以滿足學生對計算機的好奇心,又可以迎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找準切入點,采取形象化、游戲化等青少年易接受的教學手段,實施“認知化”計算機教學。
再比如,學習鍵盤是非常枯燥的,我們通過“金山打字通”軟件來學習,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學生在“太空大戰”“打地鼠”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對鍵盤的學習就感到輕松自如了。
三、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圍繞一個個典型的任務展開教學活動,它要求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教學之前要精心設計教學任務。例如,在“畫圖”軟件的教學中,先給學生展示要畫的精美的圖片,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畫圖”軟件,這樣就事半功倍了。恰當地設計教學任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與欲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把信息技術課的任務分為三種:信息采集型任務、信息處理型任務和綜合型任務。在搜索引擎教學中,部分基礎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因特網直接獲取。如,計算機的產生、計算機的發展、因特網是指什么等等。這樣的任務是信息采集型任務,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并通過所獲得的信息學習相關知識。讓學生在Word中制作一個籃球比賽通知,或是利用Excel電子表格對自己班級的考試成績進行排名,這些都屬于信息處理型任務。綜合型任務一般放在一個完整的教學內容結束時,作為檢驗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手段。
在設計任務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搞清楚任務目標,讓學生知道這次任務是什么。多重任務可以將原先學過的知識聯系在一起,既起到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又提升學生新知識的應用能力。其次,盡量采用生活中的實例,這樣可以擴展學生現實中的內容。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用有限的資源中的例子進行自學,若整個教學僅圍繞已有的例子來進行,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靈活。因此,在設計任務時,要動腦設計一些針對性強、能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教學實例,從而提高信息課的教學質量。
四、加強信息技術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
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素質,這是內在的根本原因。要保障這一內因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相應的外部環境,學校應積極地為教師素質的提高創造條件,只有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教師的素質才會提高。就目前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素質偏低的情況,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措施來保障。
1.加大投入,完善設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設備上還要努力完善,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不能因為起點低、資金少就產生消極懈怠情緒。要多渠道地籌措資金,加大投入,不斷地完善、更新教學設備。
2.信息技術教師要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了解更多的信息,教師的觀念才能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不斷的更新,農村中學教師的領導和信息技術項目負責人有責任在學校建立一套信息技術教育的學習制度。定期開展學習活動,信息技術教師要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讓自己的觀念、知識得到及時的更新。
3.信息技術教師應參加培訓,增強技能
現代信息技術教師肩負的是學習和教學相結合的任務,工作量大,但不能因工作任務繁重而放棄參加培訓學習的機會。在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的前提下,要有計劃地參加教育行政部門、高等院校、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一些培訓學習活動。有效地吸收別人先進的經驗,增強教學技能,讓自己的信息視野更加開闊。
總之,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認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生產、學習、工作以及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要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探討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正確把握學生年齡結構、學習環境、認知能力,科學靈活地采取形象化、游戲化、認知化等教學手段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就能使他們較快地掌握信息技術這一現代化新技術。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李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