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完成一個自己很滿意的教學設計之后,付諸課堂教學,卻發現沒有預想的那樣精彩,學生根本沒有投入學習狀態。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游戲能起到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影響學生興趣,把要學的知識設計成游戲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
一、用情境游戲創設氛圍,激發興趣
課堂的導入部分使用有趣的游戲,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環境中去學習。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形式多樣、新穎有趣、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教學游戲,從而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用闖關游戲步步為營、層層遞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游戲的魅力在于它能激發游戲者對勝利的渴望,失敗后愈挫愈勇,成功后心滿意足。我們在教學中設計的游戲也應該關注同樣的問題,使學生獲得一次次成功或失敗的體驗。
三、課后延伸,讓學生嘗試開發游戲,感受不同的成功體驗
學生對游戲感興趣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游戲的交互性,不管是人機交互或者是人與人交互,總會給學生帶來一種強烈的興趣。所以,如果讓學生參與到制作游戲的過程之中,一定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而制作過程必將成為學生由掌握到應用的一個提升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四、關于游戲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使用的幾點反思
1.并不是選擇了游戲教學,傳統的教學手段便一并丟棄,要知道,傳統的教學形式和手段與游戲教學是各具優勢,又各存弊端的。在選用游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它與教學內容的相關性,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它是否能夠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畢竟,游戲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運用失當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事倍功半,所以,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2.游戲一定要為教學內容服務,不能為游戲而游戲,這樣教必定會失去教學中最本真的東西。這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整堂課中運用了大量的游戲,學生反應熱烈,下課了,問學生: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的回答卻很茫然。任何游戲,必須為教學目的服務,這也是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加入游戲的一個重要原則。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具有一顆童心,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方法,合理地體現“游戲性”的教學思想,將教學內容趣味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提高教學實效。
(作者單位 北京市房山區竇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