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只有對課程教學充滿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堂效率才能得到提高。趣味性教學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有效地實施趣味性教學,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趣味性教學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普遍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自控力比較差等特點,這就容易導致他們在課堂上難以時刻專心聽課,從而使得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效率難以提高。趣味性教學的實施有利于吸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上有效開展趣味性教學呢?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趣味性教學
數學知識雖然相對抽象,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但是卻是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連的,生活之中可以說是無處不見數學,所以教師在實施趣味性教學的過程中要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學習數學知識,更容易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生認識“厘米”和“米”這些測量單位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先估測以下周邊用品的高度,然后再進行實際測量,比如,估測講臺、課桌的高度和黑板的長度,然后再讓他們相互交流和討論尋找到合適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進行測量。經過這樣一番動手操作之后,學生測量的能力就會有所提升。之后,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加深對1厘米和1米的認知,如,食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圖釘的長大約是1厘米,米尺的長度大約是1米等等,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從生活中尋找1米和1厘米的例子。這就讓學生對厘米和米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就會大大提升,認識到數學是可以運用到生活之中的。
二、通過創設情景實施趣味性教學
情景教學是現在很多數學教師普遍使用的教學方式。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有效運用這一教學方式,對于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可以著眼于學生周邊熟悉的事情,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有趣生動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成為情景中的角色之一。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增長知識。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愉快輕松地學習,還能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比如,在學習“元、角、分”這部分內容時,為鞏固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教師可以把課堂內容編制成“到商店買東西”的情景,把平時做的練習題和例題設計到商店買賣中,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與售貨員的角色,然后給他們各種錢幣,讓他們認識錢幣,并計算錢數,這既能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又能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三、設計小游戲,實施趣味性教學
好奇、好動是低年級小學生的特性,他們普遍對小游戲充滿興趣。據說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最多只能持續15分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設計一些靈活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他們將會把注意力穩定在學習上,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設計的小游戲種類有很多,比如,接力賽、開火車、摘蘋果、奪紅旗、打數學撲克、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等等。教師把這些游戲融入教學中,以游戲為外衣,課堂知識為內容,讓學生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增長數學知識,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數學中實施趣味性教學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只要合理運用,有效地將其與學生所學習的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鄒水祥.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吉林教育,2009(11).
[2]汪東興,曹洪輝.寓教于趣,寓學于樂:數學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0(01).
[3]錢忠娟.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游戲[J].吉林教育,2009(35).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東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