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科學課堂 探究性學習 三個落點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04-01
新課改以來,探究性學習成了當前課堂教學的熱點問題。可是,在小學科學課上,有的老師只是把探究性學習當作一個口號,“探而不究”,流于形式。實際上,作為一種實效性很強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在情境創設、問題設計、活動開展等環節都有著重要的落點,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們如果能把握住這些落點,必定能提高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性。
一、激發想象——創設探究情境
小學科學課堂上開展的探究活動與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有很大的區別,我們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的積極性。那么,要創造怎樣的情境呢?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對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在科學課上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創設能激發學生想象的情境。
例如,我在教學《葉的蒸騰作用》一課時,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植物的蒸騰作用”的實驗。在實驗中,有的學生發現原本干燥的塑料袋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他們感到很奇怪。這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大家知道這些小水珠是怎么來的嗎?”學生們紛紛進行猜想:有的說這是從泥土里鉆出來的;有的說這是從塑料袋外面鉆進來的;也有的說這應該是植物的葉子蒸發出來的……接著,我在學生猜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然就很高了。
所以,在小學科學課堂上,一定要充分利用學生想象力強的特點,創設有效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積極性。
二、激發質疑——培養探究能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科學課堂上,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學生敢于發現問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