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 傾聽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92-01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一位年輕幼兒教師的課堂,整節(jié)課教師講得很吃力,每隔3分鐘就要中斷教學,停下來提醒幼兒遵守紀律。一節(jié)課變得支離破碎,有些話語更是重復了好多遍,這樣的課堂效率何在?現(xiàn)如今的孩子會說的多了,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多了,而真正學會傾聽他人發(fā)言的卻很少。“聽”是一種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兒童學習的開始,是思的起源,對話的前提。傾聽更是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那么如何讓“傾聽”成為幼兒的一種習慣呢?
一、魅力征服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枯燥無味的說教聽著累,也不會太在意,而生動活潑的語言令人如沐春風。教學工作其實就是一門說的藝術,教師提高說的藝術,就能增強幼兒傾聽的興趣。作為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語調等都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當然,除了以教師自身的魅力征服幼兒,還可以以學科的魅力感染幼兒。數(shù)學是一門充滿挑戰(zhàn)性的學科,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闖關的游戲,利用幼兒的好勝心,培養(yǎng)他們的傾聽能力。
二、榜樣示范
幼兒的從師心理是比較嚴重的,經(jīng)常聽到家長訴苦:老師的一句話勝過家長的千言萬語。所以要讓幼兒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教師就要從自身做起,當好榜樣。例如,當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走到孩子的身旁,側耳傾聽。特別是當幼兒說的不那么完美時也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回答,錯誤有時也是一種資源。當幼兒與同伴討論時,教師可以彎下腰甚至蹲下來,做一個和幼兒平等的傾聽者,不需要發(fā)表任何言語,只是傾聽。當幼兒沒有聽清老師的問題,回答出現(xiàn)偏差時,老師可以追問:聽清老師的問題了嗎?能不能重復一遍?長此以往,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會漸漸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
三、設法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只有出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才能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教學中教師要以興趣為突破口,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調動幼兒傾聽的欲望。這里所說的傾聽并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用耳朵去聽,而是一種先天性能力,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傾聽能力。因此,很多幼兒教師都錯誤地認為上課時幼兒一定會去認真聽講的。實際上,幼兒在傾聽時,必須積極主動地融入興趣、展開思維、啟發(fā)情感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否則,幼兒的傾聽就是被動的、不情愿的,只會把老師的話當做“耳邊風”。所以,幼兒教師在上課時,千萬不能只關注幼兒是否在“認真聽”的表面現(xiàn)象,而是要千方百計地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盡最大努力引導他們處于積極主動的傾聽狀態(tài)。
幼兒天生活潑好動,教師就要投其所好,不能生硬地一味強調幼兒認真聽講,而是要在活動中、游戲中培養(yǎng)兒童傾聽的習慣,使幼兒在充滿樂趣的游戲活動中掌握傾聽的方法。還要讓他們知道,別人發(fā)言時,不但要認真傾聽,而且要邊聽邊想,學會分析,吸取他人之長。
四、細化方法
幼兒年齡小,很多事情都處于起步階段,沒有正確的方法引領,幼兒也只能有心而無力。作為教師,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傾聽方法亦很重要。第一,課前可以讓幼兒預習相關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帶著問題去傾聽。第二,聽老師的講解時要做到眼到、耳到、手到。認真聆聽,掌握新知,并隨時記下自己不懂的問題。第三,聽其他幼兒發(fā)言時,耳到更要心到,用心思考,吸取別人答案中的可取之處,思辨別人回答不到位的地方,進一步思考怎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第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回答,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記下來,等別人回答好了再加以補充。
五、多元評價
幼兒年齡小,比較在乎老師的評價。教師一句簡單的話語可以融化孩子的心,一個不經(jīng)意間的安撫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多元的評價可以增強幼兒傾聽的熱情和欲望,同時也能提醒那些傾聽習慣不好的幼兒。其實,很多時候幼兒傾聽習慣差,是源于教師過多地關注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沒能更好地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殊不知,教師講解得再好,幼兒沒有傾聽,等于沒講。課堂上,當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聽得特別認真時,要及時表揚,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通過小榜樣引領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當然,當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不認真傾聽時,也要委婉地提醒,通過眼神來提醒他,也可以隨意的走到他的身邊敲敲桌子,對于屢犯的孩子也可適當點名提醒。
傾聽,是一門學問;傾聽,是一種藝術。我們的課堂有了幼兒的傾聽才會高效。作為教師,要把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習慣作為常規(guī)工作,持之以恒地關注,常抓不懈!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