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家園合作 行為習慣 幼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95-01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庇醒芯勘砻?,幼兒的行為習慣是在3~6歲之間逐步養成的,它包括禮貌禮儀、勞動品德、自理能力、作息習慣等。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場所是幼兒園及家庭,因此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與幼兒園必須有機配合,才能實現“家園一體化”的目標。
在家園一體化教育中,幼兒園可以占主導地位,積極調動家長教育的主動性,把家長變成教師的教育合作伙伴,讓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拓展到家庭里,使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在各個環境中保持一致。
一、建立家園情況調查表
家園情況調查表的建立主要是便于家園溝通,家長每天要準確真實地記錄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現。從表中,教師可以知道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從而有針對性地鼓勵孩子,幫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調查表設立的具體內容大致可以參照以下幾點:是否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是否學會使用禮貌用語;是否按時刷牙、按時作息;是否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否做到不挑食、不挑衣;是否愛惜家里的物品等。家長除了如實記錄孩子的情況外,可以對幼兒的表現多給予鼓勵性評價。此外,教師根據每周的情況進行統計總結,設立各種獎項等。利用這種比賽競爭的方式,激發幼兒“爭第一”的好勝心、榮譽感。
二、設置家園溝通展示欄
我們在學校的櫥窗設置了“家園溝通”這一欄目。通過這個欄目,教師及時反饋孩子在校的表現,家長也可以及時了解學校最新教學目標,增強溝通與了解,雙方配合,齊心協力,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欄目可以分板塊按時介紹各項信息,如“心連心”、“回復欄”、“聚焦熱點”等專欄?!靶倪B心”一欄的內容可以反映幼兒在校的表現,教師對孩子的期望等;“回復欄”是給家長留言表達想法的,如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希望老師配合做哪些事等;“聚焦熱點”可以摘錄實時教育信息,讓家長了解、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展示欄給家園合作教育搭建了一座好的橋梁。
三、組織家園全民會
家園全民會指的是由園里組織的由家長參加的一個討論會,就“如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問題”進行討論,互相交流,暢所欲言。通過討論,使家長認識到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接受正確的教育理念,學會一些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在開展家園全民會時,可以請經驗豐富的家長分享育兒的體會心得,或者請家長觀看示例家長的教育錄像。老師還可以與個別家長交流幼兒在園的行為習慣。總之,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家長成長,共同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
學??梢蚤_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要求家長一起參與。這樣的親子運動,增強了父母與孩子的親密感,同時讓父母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優劣及與同齡孩子的差距等。如我園開展“爸媽看我的”系列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了解爸爸、媽媽生活的辛苦,主動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擦桌子、掃地、倒垃圾等。讓孩子從自己的勞動成果中體驗被肯定的喜悅,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發揮他們的愛心。又如我們開展的“環保秀”活動,讓每個家庭利用廢舊物品做成實用的生活用品,帶到園里展示參評。這樣的活動增強了家庭合作意識和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學會關注地球,愛護環境,保護家園,從而養成熱愛環境的習慣。
五、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如何能及時了解家長的教育動態,幫助家長解決問題?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是比較好的形式。
通過家長座談會的形式,讓家長互相探討幼兒的個性發展、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等問題。座談會上,家長們可以就困惑不解的問題進行探討,也可以就幼兒園的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的座談會,使家園的關系更加密切,從而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家園合作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定會找出更多的方法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