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 繪畫 語言能力 結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91-01
繪畫和語言都是幼兒與他人交流的方式。由于幼兒的語言處于發展階段,不少幼兒無法用語言將心中想說的話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所以,幼兒往往喜歡將喜、怒、哀、樂通過自己的繪畫表現出來,也就使繪畫成為他們無聲的語言。
幼兒的繪畫不只是單純的畫畫活動,它是幼兒語言發展的引路人。在孩子繪畫的過程中實際上存在著大量的語言信息,幼兒從一開始的簡單涂鴉漸漸到會畫出簡單的圖形,再到能繪制出漂亮的組合圖,這其實就是孩子語言的一個內化過程。我們時??吹剑變阂贿叜嬛嫞贿呑匝宰哉Z。盡管他們還不能運用成人的語言符號,但他們可以在繪畫活動中,自由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梢姡變旱睦L畫與語言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以將幼兒的繪畫活動與幼兒的語言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它們互相促進。
一、用語言激起幼兒繪畫的沖動
幼兒天生活潑、好動,不喜歡被禁錮,因此,在繪畫教學中,教師不能按部就班地讓幼兒跟著自己畫。比如規定幼兒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最后畫什么,這樣會使他們感到單調乏味,注意力容易分散,提不起創造的興趣。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和藹可親的態度,還要有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用語言刺激孩子的繪畫神經。同時,通過不斷地提問,激活幼兒的發散思維,讓幼兒產生繪畫的欲望。
例如,在教授線描畫《帶著線條去散步》時,我設計了層次性與遞進性的提問:“小朋友們,見過線條嗎?”“在哪里會有線條?”孩子們有的說柳樹的樹枝就像線條,有的說衣服的邊邊上有線條,有的說桌子、積木上有線條……“那我們今天就帶線條一起去散步吧!”這時,孩子們眼里透出好奇:“線條怎么去散步呢?”有孩子嚷嚷了?!拔覀兛梢园丫€條藏在各種圖形中,帶他去散步呀。”聽后,孩子們恍然大悟,都有了繪畫的沖動。“那你想用線條表現什么呢?”“我想畫柳樹?!薄拔乙丫€條藏在房子里。”“我把它藏在飛機里?!薄⒆觽冊谡Z言的刺激下不斷地進行著反饋。不知不覺中,幼兒將原有的繪畫經驗運用到新的學習之中。
二、用語言啟發幼兒自由創作
在實際的繪畫教學中,時??吹浇處熢谑痉逗螅尯⒆影l揮想象,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作品??勺詈蟀l現,大多數孩子所畫出的畫依然和老師示范的差不多,就是有變化,也只是一點小小的不同。要想讓孩子畫出別出心裁的畫面,教師的啟發、引導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在《毛毛蟲的夢》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我沒有直接給孩子示范,也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毛毛蟲做的夢會是什么。在課的一開始,我說:“小朋友,你們做過夢嗎?”“毛毛蟲也和你們一樣愛做夢,它會夢到什么呢?”這樣的啟發留給孩子足夠的想象空間,個個托著小腦袋,思考著。不一會,孩子們就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毛毛蟲夢見自己肚子餓了,去找吃的,它找到了蘋果、香蕉、樹葉;有的孩子說,我夢到毛毛蟲和我一樣會打排球;有的說毛毛蟲夢到自己到了南極,和企鵝一起做游戲;有的說毛毛蟲夢見自己終于變成美麗的蝴蝶了……之后,孩子們盡情地創作,作品充滿了孩子們大膽的想象,把毛毛蟲的夢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是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語言啟發了孩子,開啟了孩子想象的空間,讓孩子自由地創作出好的繪畫作品。
三、讓繪畫成為幼兒語言表達的平臺
圖畫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最佳載體。作為幼兒教師,我們不但要鼓勵幼兒進行繪畫創作,也要為他們提供語言表達的平臺。孩子們在創作出生動形象的畫面時,常常會非常激動。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時機,適當地引導,讓幼兒學著用語言來解說自己的作品。
例如,在學生創作了《小鴨戲水》的圖畫之后,我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畫了什么、為什么這么畫。一幼兒在介紹作品時是這樣說的:“在一個夏天的下午,鴨媽媽帶著小鴨們去小河里游泳。小鴨撲通撲通跳下水后,有的用翅膀撲著河里的水,有的用翅膀撓著自己的頭,有的在水里翻跟頭,有的鉆河底抓小魚……小鴨們在水里自由地游泳,多快活啊!”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都能結合自己的繪畫作品,興奮地講述著小鴨戲水的故事,把鴨子的外形和姿態的變化都形象地表現出來了。正是生動的繪畫作品激發了孩子的表達欲望,使他們想說、有話可說。通過語言描述,他們既把內心無法在畫面中表達的想法傳達給了大家,也在無形中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教師要用形象而富有啟發的語言,開啟孩子想象的大門。同時要給孩子解說作品的機會,引導他們將繪畫與語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幼兒繪畫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不斷地充實、發展和提高。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