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精細管理 安全校園 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94-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缺乏知識經驗,好奇、好動、好探索,缺乏預見危險和行為后果的能力。更不會正確、及時地應對各種突發的危險事件。我們應積極采取安全措施,制定安全規范,清除安全隱患,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為此,我園將安全工作進行全方位、精細化的管理,注重落實,注重過程,提高管理的執行力,共建和諧安全校園。
一、全面撒網——健全“保護網”,責任意識精細化
1.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落實管理責任,就是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位教職工將工作做到位、盡到職,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我園根據園況,分別與教職員工簽訂《崗位責任書》,制定具有園本特色的安全獎勵、食品管理、值班常規、安全處罰等條例,強化教職工的責任意識。
2.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護意識,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的安全意識也是我們抓安全精細管理的一個亮點。我園深入挖掘家長資源,邀請從事公安、消防等工作的家長,到園里講授安全知識,參與我園安全管理的宣傳和指導,整體提高了家長安全防護的水平。另外,針對節假日,我們開展了“致家長的一封信”、“節假日安全通告”等活動,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杜絕隱患的發生。我園的“精細化管理”還體現在小細節上,如要求幼兒一律不佩戴任何首飾,由家長簽字同意并執行,以保證幼兒在運動中的安全。
二、全天候實施——凸顯細節,規范操作精細化
堅持每天做好安全工作,就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常規和安全保證。我們要求老師們從踏進幼兒園大門開始,始終用一種高度重視、細致入微的態度投入到安全工作中,從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出席情況、所處的環境等,做到事事必做細、做深、做透。保健醫生、值班老師也肩負細致的檢查工作,如把好晨檢關,預防傳染病的發生,檢查攜帶的小玩具等物品。我們還堅持每天中午檢查午餐、午睡,杜絕一切不安全因素。
1.檢查監督。為了規范保育員的工作操作,做好保育工作,我們除了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外,每周還給予檢查評比,將食堂的安全、衛生、規范操作納入重點,及時公布結果,與績效獎勵相掛鉤,確保形成有序、規范的行為。
2.實時監控。為了確保食品的衛生與安全操作,我分別在各操作間安裝高清攝像頭,進行24小時監控;行政人員還可以實行手機、電腦遠程監控,即使身在園外,也能隨時掌握情況。另外,我園還安裝了“全球眼”,對園大門、食堂等重要路口實時監控,以保證校園環境安全。
三、全面訓練——提高自護,安全教育精細化
幼兒處于身心發展階段,看護人員除需竭盡全力小心呵護外,教授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其實更為重要。為此,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知識競賽、教育評講、逃生演練等活動。
第一,制定各種活動的規則。根據幼兒的思維和年齡特點,把規則繪制成有趣、易懂的標記圖,布置在活動室四周,以經常提示幼兒。如在樓梯兩側分別用紅、黃兩種顏色的指示箭頭表示上、下;開展“智慧YOU AND ME”安全知識競答;升旗時進行小品、情景表演;進行正確撥打特殊電話等演練。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使幼兒的安全意識明顯提高,心理素質、應變能力逐漸加強。
第二,定期開展逃生演練活動。把消防員請進課堂,現身說法,讓保教人員與孩子學會預防火災與自救方法。開展隨機逃生演練,不斷提升教職員工和園內幼兒迅速反應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另外,將逃生演練的方位圖、滅火器使用等都以簡單易懂的圖案告知,讓幼兒將這些安全常識潛移默化地內化,并轉化成行動,由此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四、全員皆兵——多方支持,園本特色精細化。
除了在制度和管理上狠抓落實外,我們還積極發動家長共同探討幼兒園安全工作事宜,并在家長們的熱心倡議下,設置“家長協管員”。家長協管員參與園內的交通管理,在幼兒上、下午離園時維持校園門口的交通秩序,保證通道暢通和幼兒安全。為增強“家長協管員”的責任意識,學園專門制作了“協管員”紅袖章,并通過國旗下講話向家長們表示感謝。在實施過程中,學園強調、老師重視、家長積極,“協管員”準時到崗,認真執勤,老師也參與其中,形成了家園齊抓共管這么一個局面。
幼兒園安全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前提,也是一項艱巨、長遠的工作,需要每個人來關注、理解與支持,將精細化管理有效運用到安全工作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讓每個學齡前的兒童,都能在安全、舒適、放心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