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 教學 平臺互動課型 構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13-01
有效教育的課型有很多種方式,比如有要素組合方式、平臺互動方式、三元方式、哲學方式等。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主要采用要素組合方式和平臺互動方式。下面我針對平臺互動方式談談個人的粗淺看法。
一、小組合作與平臺互動的區別
平臺互動方式就是抓住關鍵要素,構建多向度教學平臺。這里的關鍵要素指的是,本節課教學中關鍵的知識點、能力點、方法、思維、思品、合作等。“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徑、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個性表達等。在教學中經常會有老師把平臺互動和一般意義上的小組合作混為一談。確切地講,每一節課都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方式,然而卻不是每一節課都能采用平臺互動方式教學。首先教師要在備課時明確本節課的關鍵要素是什么,能不能讓學生從不同的途徑或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共同的目標。搭建平臺,不能只是幾個學生圍在一起簡單的討論交流。每一個平臺的構建,都有具體的內容、思維拓展的要求(向度的數目)和要達成的目標,與一般教學環節不同的是,它有一個強化關鍵要素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能進行一定梯度的交互式學習。
如:在教學《小數的讀法》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試讀一些簡單的小數,然后小組合作交流小數的讀法,最后匯報交流,師生點評。這個過程只是一般的小組合作,學生并沒有從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去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既沒有平行度也沒有多向度。諸如此類的課,我們不能稱之為平臺互動方式的課。
現再舉一個例子加以區分,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總復習中的《平面圖形》時,教師抓住平面圖形的特征這個關鍵要素來構建平臺,按照一定的程序引導學生從邊的長度、角的角度、軸對稱圖形等進行梳理,表達方式也可以不同:可以用圖的形式表達,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達,還可以用圖文結構表達。像這樣的小組合作就完全不同于《小數讀法》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從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表達來完成同一個目標——平面圖形的特征。這才是平臺互動課型方式。
二、把握關鍵要素,構建教學平臺
平臺互動課型一般流程是:篩選關鍵要素—構建多向度平臺—師生交流一老師精講。同時關鍵要素不宜太多,小學一堂課,一般是1-3個關健點。第三個操作點“交流”一定要充分。小組中盡量每人一個向度,交流后變成多向度,以實現思維共享的目標。
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先讓學生理解內角和的概念,再說說三角形的內角各指什么,接著猜猜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整節課抓住了三角形內角和這個關鍵要素構建了一個多向度平臺,學生興趣盎然,獨立思考后小組分工合作找三角形的內角和,氣氛相當熱烈。10分鐘后,小組中的每一個學生基本上都找到了一種不同的方法,有折拼法、撕拼法、測量法、推理法等等,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也活躍了。
又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我用“如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這個關鍵點構建平臺,組合圖形面積是由直觀走向抽象的,重在方法的挖掘。設置平臺的目的是把教學中的難點、重點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化難為易;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最大限度地激活每個學生尋求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思維動力,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歸納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及創新精神。
在復習了基本平面圖形的的面積計算方法之后,我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把這個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基本圖形。小組合作交流,用虛線畫一畫、分一分,再匯報、交流。接著合作學習求組合圖形的面積,通過設置梯度,學生的思維循序漸進,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能想出一至兩種分割或添補法,并能有聲有色地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
平臺互動是有效教育十大課型之一。它往往和要素組合方式搭配使用。只有真正理解了它的具體內涵,不斷實踐總結,才能行之有效。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