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科學課堂 對話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47-01
人與人之間最主要的交流方式是“對話”,人類產生共鳴的最好措施也是“對話”。可以說,對話是人們對于情感的體會,更是內心世界的交融。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對話的有效性將決定課堂教學質量。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小學科學教師和小學生的對話非常重要。如果對話缺乏有效性,學生就無法理解學習科學的意義,不會明白教師的一番苦心,甚至還會影響師生之間的感情。
一、課堂對話要注重平等性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提倡平等是構建民主和諧氛圍的主要手段。平等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基本法則,課堂上教師不能“獨大”,絕不能以居高臨下的態度來面對學生,而是要以一種平等的心態來進行對話。
例如,學習“校園里的植物”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列出:香樟樹、鐵樹、羅漢松、桂花、杜鵑花、南天竹等等,并且向學生介紹這些樹木的特點、生長環境。課時進行到這里,往往都是教師逐一介紹每一種樹,介紹完成就是學習任務完成。但是如果能設計一些問題,就能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平等對話。如,我們校園里有這些列出來的植物嗎?有沒有我沒有講到的植物呢?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很有興趣,大自然的事物往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一位同學回答還有銀杏。教師表揚這位同學,并且介紹這種植物枝葉以及它的果實——白果,讓學生了解更多,掌握更多。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教師所體現的作用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如今要改變傳統的灌輸者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是權威,而是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雖然分工上面有差異,但人格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
二、課堂對話要注重互動性
小學課堂中要讓學生動起來,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不僅僅需要分組討論、動手制作等教學活動,而且需要以平等、民主對話為前提,促成有效溝通。一節優秀的科學課,教師應該組織學生與教師、同伴開展積極的對話,針對精心設計的問題進行討論,領悟科學意義。科學課堂上的對話包含了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對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以及在教師的引導下與相關經典科學著作“對話”等等。只有加強互動,才能將思維的品質提升。
三、課堂對話要注重和諧性
當今社會到處都在講和諧,因為和諧是所有事物最穩定、最美好的狀態。小學科學課堂對話中,和諧對話能有效啟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積極對話。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各要素之間相處融洽、協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熱情幫助,才有助于開展對話,提升對話的有效性。教師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染學生、親近學生、尊重學生。例如,學習“探索宇宙”時,對于小學生來說,宇宙很神秘。在課文介紹以后,每一位學生對于宇宙都有自己的看法,交流過程中,有的同學說:“宇宙是圓的。”也有的同學說:“月亮上面可能有空氣。”還有的同學說:“太陽系家族,地球是最美麗的。”……無論他們說的對不對,教師都應該以相應的方式進行引導,讓他們感受到課堂對話的和諧。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