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 有效性 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48-01
《體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要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筆者認為,只有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呢?
一、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創設形象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具象的體驗,寓教學活動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踐證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例如,教學跳繩。教學時,筆者先講解和示范跳繩的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練習5分鐘。接著,筆者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練習體會,向同學們講解自己是如何跳繩的,交流怎樣才能跳得更好、更快、更久。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跳繩技巧之后,筆者創設了“喜羊羊與灰太狼比賽‘闖關’”的情境,并提議學生們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進行“闖關”比賽,這一提議得到了全體學生的響應。筆者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把活動場地劃分為若干個區域,要求學生在不同的活動區域中要使用不同的跳繩方法(如向前甩繩、向后甩繩、單腳跳、雙腳跳、單雙腳互換等)進行“闖關”。這樣教學,把跳繩技巧訓練變成了趣味競技游戲,既使學生體會到了跳繩的樂趣,又實現了技能的培養,很好地落實了教學任務,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開展安全的體育活動
小學體育課大多數是戶外活動課,很容易發生傷害事故。筆者認為,有效的體育課堂,首先應該是安全的體育課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體育活動進行有效組織,在開展體育活動前,對動作要領要講解到位,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使學生提高安全意識。教師還應該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識,以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組織“開火車”、“老鷹抓小雞”、“手牽手向前跑”等集體性較強的戶外體育活動時,教師應該先制定較嚴謹的游戲規則,并明確提出相應的安全注意事項,必須向學生強調:在活動過程中,如果出現不安全行為,就算失敗。這樣,能使學生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進行安全操作。在活動過程中,若出現違規行為、不安全現象等,教師要及時發現并制止。在活動結束后,教師除對獲勝的一方進行表揚外,還要對學生注意安全的行為進行積極評價,以提高學生對安全的重視程度。
三、使用激勵性的教學評價
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僅用一種評價尺度,切忌“一刀切”地對待學生。簡單粗暴地評價學生是不可取的,教師直接否定學生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課堂沉悶乏味。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用民主和諧的方式,使用適當的語言與態度,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多用帶有鼓勵、表揚性質的評價,給學生以正能量,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快樂,從而健康發展。
例如,在一節籃球技巧訓練課上,學生們正在進行上籃練習,有一個學生在運球過程中不小心把手中的球運丟了,籃球滾出了球場,這引起了同學們的哄笑。這個學生臉紅紅的,顯得很不自在。這時,筆者走過去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說:“沒關系,我們一起去把球撿回來。再來一次好嗎?老師相信你肯定能做得很好,加油哦!”他鼓起勇氣再一次運球上籃,這次他的動作很標準,籃球被準確地投入了籃筐中。筆者帶頭鼓起了掌,并口頭表揚了他,還借著這個機會,再次強調了上籃的技術動作。在同學們的贊揚聲中,這個學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鉆研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