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的和諧是一個學校穩定的必要前提,而學校的和諧又為社會穩定打下了基礎。堅持“育人為本”,創建和諧班級需要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班級管理制度,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關鍵詞:育人為本;和諧班級;管理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生”。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藍圖,而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和諧教育。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要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有和諧的校園。和諧的班級為構建和諧校園創造了條件,因此,創建和諧班級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
和諧班級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班級風貌,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是班級的成員,學生之間相互幫助,能夠和睦相處,相親相愛,有著強烈的班級榮譽感、自豪感和較強的班級凝聚力。班級的和諧對每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充分展示每位學生的個性,有助于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民主、和睦、愉悅的成長環境,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那么怎樣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班級呢?我覺得應該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指師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愉快合作、教學相長的新型關系。創建和諧班級首先要有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師生之間在課堂上默契配合,促使教師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教師要做到關愛、尊重、信任學生,寬容每一位犯了錯誤的學生。(1)教師要有愛心。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而教師要有博愛之心,愛班上的每一位孩子是教師的神圣使命,愛心是創建和諧師生關系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2)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教師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學會寬容犯錯的學生,多一點傾聽,少一點言語的攻擊和批評。最后,教師和學生要保持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當代教師在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還要與學生多一層朋友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會以嚴師的身份出現,在課外教師可以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一起散步、做游戲、聊天等。如果學生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就會和教師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和諧班級的創建。
2.建立和諧的生生關系
在一個班集體中,幾十位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個性、生活習性等都是不同的,學生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做到求同存異,才能保持一種和諧的生生關系,這種和諧的關系有利于學生每天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促使自己積極進取,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最終有利于構建和諧班級。
教師在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時要發揮其主導作用,處理好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協調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二、創建和諧的班級管理制度
堅持“育人為本”,創建和諧班級,需要建立一套民主、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是一個班級管理的主體,每個學生要樹立班級主人翁的意識,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進行自我教育,教師引導學生制訂和諧的班級管理制度。班規既不是由班主任一人說了算,也不是由某一部分學生定的,它是根據中學生行為規范,結合本班班情,全體學生參與,能夠反映全班的民意,最后通過民主決策產生的對每一位成員都有約束力的制度。比如,我班的班規由全班學生參與起草,班干部進行整理,班主任對草案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將整理好的草案在全班一條一條進行公開投票表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后形成班規,具體由班干部執行,全體學生必須遵守班規,凡是違反班規者,由班干部按照班規進行處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也要接受班規的約束。同時,我班的班干部由民主選舉產生,班干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他們都是同學信任的小干部,為了制約班干部的行為,全班學生通過民主選舉監督員組成班級考核小組,所選舉的監督員本身不擔任班干部職務,考核小組定期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班干部由全班學生決定他們的去留,即由全班學生對這部分班干部投信任票,如果信任票達不到半數以上,則這部分班干部自動引咎辭職。這一制度體現了班級人性化管理,堅持了“育人為本”的思想,對構建和諧班級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班級是學校的一個特殊組織,學生在班級中每天是否過得快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有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還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優秀的文化環境能夠塑造人生,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我們班上,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主人,班級文化建設靠大家。(1)全班同學和老師心連心,描繪9班的美好藍圖,把9班當做一個同呼吸、共命運的大家庭,大家一起設計班徽,共同選擇班歌,還確立了“今天我以9班為榮,明天9班將以我為榮”的班級口號,使每位學生深深地融入這個大家庭中,個個愿意為9班成為優秀班集體出一份力。(2)教師堅持“多關愛,少批評”的原則,愛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正確看待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過失,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寬松的文化環境。(3)注重班級文化創建的多樣性和對學生的教育性。我挑選一些學生自創的優秀勵志語貼在教室四周的墻壁上,這些勵志語言來源于學生的原創,全班學生會感覺特別親切,教育效果尤其好。學生在課桌上都有座右銘,內容包括自己崇拜的對象、奮斗目標和奮斗格言。班級還有自己的周報,有專門的同學負責,這些在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班還定期舉辦主題班會、學習經驗交流會、讀書沙龍等,盡可能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和班級凝聚力,從而營造良好班級氛圍,構建和諧班級。
總之,教師要堅持“育人為本”的思想,讓和諧深入我們的心靈,使每一位學生在和諧的教育環境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尋找人生的真諦。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柳斌.學校心理教育全書.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06.
[3]周宏,高長梅.課堂素質教育手冊.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10.
[4]李榮.以“人本”為理念創建和諧班級[J].班主任之友,2006(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