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教師,你沒有當過班主任的話,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遺憾。那你可能很難體會到教師真正的樂趣,這真正的樂趣,就是育人的樂趣。但作為一個班主任,面對今天這樣一群思想豐富、民主意識強、知識面廣、接受信息渠道多,但又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自私利己主義思想普遍的學生,面對社會、家長、學校的期望和要求帶來的壓力,感覺重擔在肩,這不得不令我們每一個班主任靜下心來深深地思考:今天,我們怎樣當好班主任呢?我認為最基本的行為就是要做到“五勤”。
一、“足”勤
勤于到班級走走。作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掌握管理的第一手資料,就應該多下“基層”深入班級,隨時到教室中轉一轉,走一走,和同學們交朋友。經常深入班級,能及時發現班中出現的好人好事,以便及時予以表揚,同樣可以迅速了解到班中存在的問題,將不良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
二、“口”勤
勤于捕捉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是有意識、有思想的人,因而就決定了班級工作的復雜性和瑣碎性。班主任應多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需要,分析他們的思想動向。班主任還要針對本班學生特點,結合當今的社會現狀不厭其煩地多講一些好人好事、英雄事跡,講那些對形成良好班風和學風有益的人和事,同時還可講一些反面教材,講班級中存在的不足,以激起學生的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
三、“耳”勤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要管理好一個班級,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虛心聽一聽任課教師的建議,聽一聽學生的反映。對待一個人或一件事,不能憑主觀臆斷和想當然,還要聽一聽學生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對班級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個人主義、獨斷的作風只能使班級管理工作處于被動。
四、“目”勤
作為班主任,要多看看本班學生的各方面表現,各科成績,參加各項活動時的表現。既要看到學生在校內的行為舉止,也要看到他在校外的所作所為;既看本校一些好的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更應看一些兄弟學校和外地的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眼觀六路,才能全面了解班級,才能讓學生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學管理班級的方法。同時應多看看后進生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看看他們的家庭,分析其后進的原因,對癥下藥,對他們進行幫扶。
五、“手”勤
班主任要堅持寫班級日志,隨時隨地將看到的和聽到的有關班級管理和學生學習、思想等問題寫下來,更應將班級中發生的事情及時進行處理。同時,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加以客觀地記錄,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多記多寫、積累材料,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班主任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做好“五勤”,才能協調好師生關系,建設良好的班集體,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作者單位 四川省宜賓興文縣香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