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在初中階段應首先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科的求知欲,增強對歷史的親切感,在此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歷史事件、人物的能力,探索因果關系的能力。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效果較為明顯的,當數情景復現法。
一、情景復現法的實質
歷史學科有著其獨特的學科特點,即具有時間、空間、人物的特定場景,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創造出一種與學生心理相適應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情景復現法。
情景復現法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得到發展的方法。它依據認識的直觀原理,將心理學、教育學融為一體。
二、情景復現法的課堂結構
情景復現法的基本結構是:首先,教師在備課時,根據教材重點、難點,尋找教學的突破點,根據突破點尋找能夠創設情景教學的材料,圍繞這個材料,根據教學要求,設計一套由淺入深的問題備用。其次,組織歷史小組的幾個同學將老師找到的材料編成小短劇,用語言、形體、情感和道具等表現特定的歷史場景,重現歷史。再次,在課堂上由學生表演前或表演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思維的目的。
例如,初一《中國歷史》第二冊第22課《稀疏的資本主義萌芽》一課講道: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個內容在課本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學生對于什么是資本主義,什么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什么會在明朝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迷惑不解。我就將明朝小說《醒世恒言》中的一個小手工業者發展成為機戶的故事作為這節課的教學材料,讓學生根據此材料自編劇自演劇。小短劇的大致劇情是這樣的:明朝中期,在絲織業發達的蘇州盛澤鎮上,一天傍晚,有一對名叫施復的夫婦倆一邊在挑揀蠶繭,一邊對話。丈夫夸獎媳婦手巧,織出的綢布光彩潤澤,人們爭相加價購買。媳婦說丈夫辛苦,一早出去賣綢布,賣得好價錢。但兩人對于如何處置賺得的銀兩發生了爭執,丈夫要買田置地,媳婦要增買三、四張織機,后來決定買織機,找幫工。此時,正好有兩個機工在橋頭一邊聊天,一邊等待雇傭,一個說昨天沒有活干,餓了一天,另一個說農村家里田地被地主霸占無法生存,只好出來找活。施復夫婦看中他倆后,說好一天工作的報酬,把他們帶到自己家里。十年后,施復夫婦積累了幾千金,倆人意見一致,決定再買兩間大房子和三、四十張織機,雇人織綢。在思考和笑聲中,學生們神情專注地看完小短劇,此時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學生競相發言回答,對于什么是機戶、機工,兩者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兩者間的關系有了明確的認識。然后,比較機戶與地主的區別,機工與農民的區別,地主和農民的關系與機戶和機工關系的區別,由此,學生由形象思維發展到邏輯思維,對于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的理解。在這一系列的實踐過程中,表演的同學從自編、自導、自演、準備道具到課堂回答問題積極性極高,因為通過自己的實踐,理解就更為深刻,回答問題的正確率也很高。
三、情景復現法的意義和特點
1.情景復現法以培養興趣為前提,誘發學生的主動性,強化感受性。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對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覺地去觀察、研究某種事物。情景復現法創設的特定歷史場景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在演出和觀看中體驗歷史情感,使學生把各種感情知覺都應用到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來,可以保證具有各種記憶和思維類型的學生都能積極地感知教材,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學習、記憶、理解歷史知識。
2.貫穿實踐性,鍛煉各種能力。情景復現法具有現代教學方法的特征,既是以解決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師生共同活動的方法,這就是雙邊性,同時還具有雙型性,即模仿型和創造型,既要借助于學生的模仿使學生獲得現成的知識,又需要借助學生的創造活動,使學生獲取新的知識。這種實踐,培養鍛煉了學生組織、表演、語言、分析、歸納等各種能力,培養了歷史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社會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和才干,有新穎感,易于使學生認識活動積極,為全面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創造了條件。
四、應用情景復現法教學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主動性。要創設情景,運用情景復現法,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觀念,主動出擊,尋找材料,準備條件。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初中教學。
2.注重師生情感交流。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情感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師良好的情緒可以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3.以啟發式為原則。情景復現法再現歷史場景,離開了啟發原則,就沒有了它的深刻意義,也就無法達到調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目的,而變成嘩眾取寵的裝飾。
4.可能性和實效性。教師要求得到教學實效,必須根據相應階段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特點的可能性,來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情景復現法畢竟有它的局限性,有相當一部分教學內容并不適合情景教學法。所以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把各種教學方法合理地結合起來,要切忌教學方法的單一化。
(作者單位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南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