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性階段,同時也是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提升其對語文的理解與表達能力的重要性階段時期。因此,現在我國各個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學的任務就顯得十分重要。伴隨著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大發展,新課標教學理念的不斷推行,使得原先滿堂灌式的語文教學方法已不再適合現如今的語文課堂教學的理念要求。更多地開發出學生自身的主體學習意識,將情感教學更多地融匯到課堂中去,已逐漸成為現代語文教學的發展新方向,并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們的奮斗目標。
學生是一個國家未來的建設者與擔當者,一個國家優秀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將會由他們不斷地傳承下去,所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傳統文化未來的發展前途。在中國,語文一直被視為國學教育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從一個人入學的那天起就注定其開始在漫長的求學道路上將與語文相伴,學好語文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我們的考試必考科目之一,更在于它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閱讀交流中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溝通平臺。但是,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難免會使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無聊與乏味,尤其是現在的一些中學生,總是在問這樣讓人感到“費解”與“無奈”的話題:“都是中國人,都會說中國話,都會寫漢字,為什么還是總在學語文啊?”因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們開始接觸古代文言文和一些哲理性詩歌散文的學習,這些知識會讓他們學起來感到一定的吃力與乏味,所以初中的語文教學任務不僅僅只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層面上,更應該將其提升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高度上。因此,改革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就顯得十分迫切。改革應是全方位、多角度進行的,在此,針對如何在現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挖掘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個角度進行簡單的論述。
一、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上的教學往往都是圍繞著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人物等等不斷地延伸開來的,這些知識點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讓他們充分地發揮他們的感情意識空間去把握理解這些相關的語文教學的知識點。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情感意識空間,就需要將課堂交給學生,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例如對于文章、詩歌中蘊含著情感培養的知識點要善于去捕捉它,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用他們自身的情感態度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因子,將其自身投入到文章中去用心去傾聽、去感受,將他們的感受與同學分享,共同探討。如此一來,在進行系統的情感教學時先將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深入的發掘與培養,為系統的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奠定基礎。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在一個班集體內,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成績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老師在整個的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會對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造成極為不同的影響。在整個教學階段,老師都應該扮演著公正的司法者的形象,對待自己的每個學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同時也應該扮演可親的知心者的形象,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要與他們用心交流,充分發掘他們的內心的情感世界。針對他們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種種認識與看法,將他們對于語文教學的意見確實融入現實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使得語文教學從內心的情感上與學生的感受相適應,更有助于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情感的交流與教育。
三、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與審美情趣
初中的學生正是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性時期,語文教育不僅僅是教學,更是通過書本上的知識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在語文教學中,要深入地發掘語文書本材料中的種種材料資源,運用相關的語文教學方法例如讀、寫、練等等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語文書本中那種獨特的美感,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用他們自身美的情感去感悟書中正確的人生哲理,帶領他們指引人生正確的航道。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種語文教學方法來引領學生進行語文學習,以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與審美情趣,進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四、提升學生的情感高度
在語文教學中,還需要不斷擴展學生的閱讀空間,使學生更好地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情感高度。多讀些有益的文章詩選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更多的與作者的心靈的契合點,更多地品味世界上種種的情感概念,使學生的情感在優秀作者的指導下得以不斷的升華。每周抽取適當的時間將語文課改成一節閱讀欣賞課,由老師做相關的點評指導,讓學生更多地感悟不同的情感人生,以此來加強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獨特的欣賞能力,培養他們的思想情感,更有助于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感教育。
初中語文教學是一個階段性的教學過程,在這一階段性教學中,應該充分地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情感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得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既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又使得學生的情感價值得以不斷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張愛蓮.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東方青年:教師,2010(5).
[2]王淵灝.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吉林教育,2009(7).
(作者單位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