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很多老師都已經不在課外布置作業,而是盡量將所有內容都安排在課堂內完成。這樣,教學緊湊了,如何提高課堂的吸引力便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生物老師,我從自己日常的教學中總結出以下一些經驗,希望能對同行有所啟發。
一、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學生對課本上的生物世界是陌生的,但是,對自己的實際生活卻是熟悉的。依賴他們自身豐富的生活經驗,教師完全可以通過開放性的問題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血糖平衡的調節”有關知識中,我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長跑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血糖不斷地被消耗,但它的含量仍然穩定在正常值的范圍內。血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得到補充?這個問題是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可以理解的,通過問題的導入,課堂的生動性提高了,吸引力增強了,自然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機智的運用
教學機智是教師面臨復雜教學情況所表現的一種敏感、迅速、準確的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發生一些意外的狀況,這種時候,教師如果能正確使用教學機智,不但不會打斷正常的課堂教學,還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講《通過神經的調節》相關知識時,請一個學生回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是什么?這時,另外一個學生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響,全班同學的目光一下子從回答問題的學生身上都轉移到了他的身上。我借機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請大家想一想,你們聽到東西落地的聲音,都不約而同地看向一個方向,這是反射嗎?”問題一出,課堂馬上就活躍了起來,學生們根據課本的定義,很快便分析出了結果。
三、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
生物學上有很多復雜的理論知識,教師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吸收,需要將其巧妙地轉化為通俗的“大白話”。比如在學習體內為什么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時,正確答案是: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學生們對此有點難以理解。我便告訴他們,這句話的意思是:激素是一次性的,好比我們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一旦用完,本身就報廢了。學生一聽,馬上就理解是怎么回事了。
總之,作為一名生物老師,一定要想辦法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學事半功倍。
(作者單位 山西省永和縣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