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出色地完成作文教學任務,提高作文批改的質量和效率,體現新課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作文教學實踐總結了八種巧改作文的方法。
關鍵詞:打破;變花樣;改;自主;合作;探究;師生互動;鼓勵為主
作文批改的主動權一直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唱著“獨角戲”,而新課程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我們應該打破定式,“權力”下放,把作文批改的權力適當地交給學生,和學生一起變著花樣改作文,讓學生嘗試當“小老師”,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發現。既換了教師的“口味”,又調節了學生的“胃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文批閱的效率和質量。
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我摸索并總結了以下幾種批改作文的方法,經常交替使用,效果甚佳。
一、反復式
教師先把每位學生的作文瀏覽一遍,大體上先給出一個初步的分數,然后將作文發放下去,讓學生仔細研究自己的作文:老師給出的分數是否合理?理由何在?作文存在哪些問題?據此寫出心得體會,還可以合作探究,讓其他同學幫忙找出問題之所在。然后教師重新批閱,仔細閱讀之后給出第二次分數,之后讓學生對照自己的心得體會重新審視該篇習作,體會自然更加深刻,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二、學生自評、互評對照式
作文寫好后,學生對照老師給出評分標準給自己的作文打分,然后同桌間互相打分,打的分數保密并交給老師,老師統計出分數差并將分數差大的作文取出進行全班評議。
三、鼓勵后進式
教師不僅要為在習作方面有天賦的學生“錦上添花”,更要為尚未掌握寫作技巧的學生“雪中送炭”。以作文批改為契機,師生合作,一起找出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整篇文章寫得好的可能性較小,就從段落里找;段落里找不出,就從句子里找;句子里找不出,就從字詞里找……總之,盡量找出值得表揚之處。作文講評的重點就是用恰當的語言對作文方面的學困生進行鼓勵和指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四、學生評議教師式
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寫“下水”作文,讓學生評議教師文章中的優缺點(一定要鼓勵學生打消顧慮,勇敢地說)。可以著重某一方面,如語言方面、結構方面、立意方面等,也可以進行總體評價。再讓學生按照上述標準進行自我習作評價。學生通過對師生雙方文章的比較、探討和分析,對作文中存在問題的理解比老師直接批改的效果要好得多。
五、溫故知新式
讓學生把寫過的作文全部保存起來,一學期或一學年后,再讓他們把這些文章拿出來重新審閱,學生自然而然會發現存在的問題,同時也體會到自己作文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這樣就產生了習作的成就感和喜悅感。
六、單項講評式
寫作時強調訓練重點,可分為“擬題”“開篇”“結尾”“情節構思”“語言表達”“主題提煉”等。雖然要求學生寫好整篇文章,但教師在批改過程中只注重訓練重點,至于其他方面,讓學生自改或互改。
七、開放式
作文寫好后,教師及時講評,讓學生自己朗讀或請其他同學朗讀,然后分組評議,最后,每組推薦一篇文章進行全班評議交流。
八、參照式(有兩種)
1.教師從學生習作中挑選出優秀作文和一般作文各兩篇,精批后作為樣文,復印給學生,讓他們參照修改。
2.從優秀作文或書中找出幾篇佳作作為范文,讓學生參考借鑒學著寫,看誰寫得好。道理很簡單:孰好孰差,有佳作參照,學生一看就明白,何需老師勞心費神?
上面幾種批改方法,有的是變著法子讓學生改,有的是教師幫著學生改,但所有的批改都體現了“師生互動、鼓勵為主”的教學思想,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刺激學生思考,使他們產生一種被感知、被接受和被欣賞的感受。而這種被認同、受贊賞的感受將會轉化成一種“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那么,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中間就會出現魯迅、冰心、余秋雨、賈平凹……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高陵縣崇皇鄉徐吾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