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探討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有效教學,是當前新教材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實驗活動課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上數學活動課的體會談一談粗淺的想法,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師要鉆研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深入地研究教材,多看書,做到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不再是以理解或掌握教材上呈現(xiàn)的內容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最重要任務,而是讓學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數學活動平臺上展開數學學習,滲透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給學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機會。
在活動課中,教師應善于領悟教材的編排意圖,有目的、有計劃地多組織一些可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事實,寓學于“做”,“做”中有學,才能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要根據學生現(xiàn)有思維,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精心設計活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仔細研究學生、搞好學情分析很有必要。在設計一個數學活動之前,教師必須明確這一活動的出發(fā)點。設計教學時就要緊緊圍繞該目標,精心設計開頭。怎樣指導學生探究?怎樣啟發(fā)?怎樣設計練習?怎樣有效評價?這些都應考慮到,使活動的針對性增強,內容集中,以便于組織教學,讓更多的學生達到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對于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存在的個性差異,在設計活動課時要體現(xiàn)不同層次的要求,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輕松地學習,還要適時進行質疑、把問題引向深入,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設計活動內容力求靈活多樣,富于變化。活動地點也可多變,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實踐的效果一定比在課堂上空講道理來得真實,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知識的掌握及問題的解決應該會輕松得多。如實地測量、商店服務、參觀訪問、數學墻報等,都能使學生在活動里學中有樂、學有所得。
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數學學習是一個學生“悟”的過程,教師的作用只是促使學生自覺加快由“誤”到“悟”的過程,不要把學生看做是知識的容器,一切都包辦代替。課堂上只有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才會認真學、主動學,才會真正進入樂學境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作者單位 江蘇省興化市陶莊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