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課堂的主人,快樂的學習。在新課改教育理念下,作為地理教師,我們應不斷地提高課堂藝術,引起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快樂學習,讓每一位學生帶著快樂的心情進行地理知識的探索,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的能力,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在教學活動中,如何滲透新課標理念,使地理教學獨具魅力,讓地理課堂煥發異彩?我在實際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搜集整理了一些關于地理方面的素材,供廣大地理教師參考。
一、生活中的地理知識
新課程教育理念要求,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著眼點應該是通過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知識,傳達地理思想。教學內容越貼近生活,越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而地理學科知識理論性強,又常常通過理性分析得出結論,很多教學基本都是照本宣科,缺乏新意,與實際生活離得太遠,課堂枯燥無味,時間久了,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課堂就難免會出現一片死氣沉沉的現象。
新的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可見,要讓地理貼近生活,利用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到的地理現象或生活體驗,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現象后的本質,培養學生觀察世界和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如果能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學習的是對生活有用的知識,無疑會使他們產生極大的興趣,使其樂學愛學,成為一種巨大的學習動力。
在講解水資源時,我從網上以及新聞中摘錄一些水資源信息及圖片等,如:一片片干裂的土地,一株株枯死的禾苗,一個個背水的身影,一雙雙企盼的眼睛……同時我還播放中央臺的一個公益廣告:畫面是一個小孩和他媽媽,配以童音“把手中的硬幣存起來,捐給西部水窖,這樣西部的孩子們有水喝了,有水喝的小孩真幸?!薄寣W生的心靈受到震撼,讓他們意識到應該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應該從每一個家庭做起,從自身做起;讓學生們樹立了用水危機的意識,要珍惜身邊的每一滴水,保護生命之源,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講到我國南、北方差異時,可以聯系南方的屋頂尖頂,北方的屋頂平頂,因為南方雨水多,尖頂有利于排雨。南方的墻薄,北方的墻厚(一般墻都兩層),因為北方冷,特別是冬天,厚的墻有利于保溫,而南方一般熱,對墻的要求不要厚。北方吃面,南方吃米,因為南北方氣候條件差異,南方以水田作業為主,生產水稻,北方以旱地作業為主,主產小麥,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因而人們的膳食的結構迥然有異。
二、古詩詞與地理知識
在我國古代,流傳至今有許多名詩佳句。在學習地理知識時經過細心研究,會驚奇地發現這些古詩詞中包含著大量的如氣候、地形、水文等地理知識。如果能巧妙地利用這些古詩詞描述的地理景觀、地理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進行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反映了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后降(雪)的天氣變化特征?!叭碎g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了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正是因為氣溫隨地勢的上升而降低(地勢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這一特點,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遲不一這種地理現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出塞曲》是說玉門關位于我國的非季風區,溫暖濕潤的夏季風很難到達這里?!按猴L”可理解為夏季風,我國西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夏季風的影響小,干旱少雨。
三、近代偉人杰作與地理
在近代中,也有不少偉人的杰作與地理知識有關。在講解地球的自轉知識,可以引用毛澤東《送瘟神》中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钡脑娋?,讀出后發問學生:“住在地球赤道上的人坐著一動不動,一天也能走八萬里?”講到我國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可以引用毛澤東《沁元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描繪了我國北方冬天到處一片冰天雪地,白雪皚皚,覆蓋大地,河流封凍,失去往日奔騰不息、洶涌澎湃的氣勢。講解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可引用革命老前輩陳毅所作的《贈緬甸友人》的詩句:“我住江這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靠復水;山山皆北向,條條南流水。”從而說明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的特點。
四、諺語中的地理
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諺語中,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如:“清明前后,栽豆種瓜”,“震前動物有預兆,大貓銜著小貓跑,牛羊騾馬不進圈,鳥雀驚飛不回巢,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狂叫”?!耙粓龃河暌粓雠?,一場秋雨一場寒”,“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諺語,不僅能豐富教師語言的魅力,而且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歌曲唱地理
歌曲《長江之歌》中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知識?!澳銖难┥阶邅?,春潮是你的風采”,點明河流的源頭在地勢很高的唐古拉山脈;“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點明長江是外流河,順地勢自西向東流入東海,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同時可以歸納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點?!澳阌酶侍鸬娜橹?,哺育各族兒女;”則說的是長江流域灌溉之便利,使江南成為膏腴之地,富甲天下,古代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歌曲《青藏高原》唱道:“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向我們描繪出壯觀雄偉的“世界屋脊”的美景。一句“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唱出青藏高原歷經的滄桑巨變?!笆钦l日夜遙望著藍天”由于青藏高原的空氣比較干燥、稀薄,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等形成日夜都是藍天的獨特景色。在教學中,講到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時,如果播放一段激情高昂的歌曲來渲染氣氛,相信課堂一定會活起來的,在學生悉心聆聽優美動聽歌曲的同時,一定會深受鼓舞,不僅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總之,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快樂教學更是如此。快樂的教學離不開快樂的素材,而快樂素材要有適用性的選擇,否則會造成課堂失控。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成功駕馭快樂課堂,引領著學生們快樂、輕松、高效地學習。
(作者單位 山西省平遙雙林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