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外閱讀拓展了教學空間,創(chuàng)造了開放式的學習氛圍,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語言積累,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著眼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其實踐中仍存在一些誤區(qū),影響著其應有教育作用的發(fā)揮。就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存在的誤區(qū)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科學的指導策略,以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誤區(qū);指導策略;分析
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外活動中最經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擴展與繼續(xù),是閱讀能力訓練的重要組成,其具有積累知識、獲取信息、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塑造品格、陶冶性能的價值。然而,就當前我國小學課外閱讀的現狀來看,并不樂觀,表現為諸多誤區(qū)的存在。這一形勢下,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加以指導,使語文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驅性行為就十分必要。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存在的誤區(qū)
1.語文課外閱讀是看“閑書”
一些家長,甚至是教師普遍存在著一個認識上的誤區(qū),感覺課外閱讀更像是看閑書,他們希望的是學生每時每刻都在背誦、聽寫,覺得這才是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得以提升的正確做法。這一誤區(qū)無疑是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衍生物,缺少了家長、教師的支持,甚至阻止,大大限制了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2.課外閱讀是為考試而服務
雖然當前一些家長和教師已經意識到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到單純的課內閱讀訓練并不足以達到應有的語文教學效果。但是就在課外閱讀的指導方面仍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將課外閱讀目標片面地定位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上,將語文課外閱讀神圣化、莊嚴化、功利化。其中,功利化傾向最為明顯,將其作為學生考試成績提高的一種手段,忽視了其對學生思想認識方面的積極作用。
3.作業(yè)形式的課外閱讀更為有效
一些教師在課外閱讀指導方面存在著誤區(qū)。如,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往往規(guī)定每天至少閱讀多長時間,并布置了相應的作業(yè),甚至還發(fā)放了詞語摘抄卡片,每周進行批閱檢查。這樣下來,課外閱讀變成了作業(yè),成為新的負擔,降低了學生對閱讀讀物本身的關注度。這樣下來,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大大挫傷,閱讀動力隨之降低。
4.作文書是最佳的課外閱讀材料
一些學生家長為了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更多地選擇作文書為課外閱讀資料,并要求學生背誦優(yōu)秀作文,摘抄好詞妙句。這樣無疑摧殘了其個性,扼殺了其積極性,極易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是拒而不讀,就是敷衍了事。究其閱讀的根本,是在潛移默化中領會文章的思想,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去讀書。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無疑成為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又一誤區(qū)。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科學指導策略
1.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次閱讀指導
(1)學生閱讀能力的層次劃分
小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針對性地實施課外閱讀指導,才可有效提升其閱讀水平。按照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類,識字量達到課標要求,具備了初步的閱讀能力,能讀懂簡短故事,明確其中道理;第二類,對課外閱讀擁有濃厚情緒,有著每天閱讀的習慣,涉獵知識廣博,有著相對豐富的語言積累;第三類,有著較差的學習基礎,閱讀中生字現象比較嚴重,存在一定程度的閱讀障礙,需要相應的幫助才能完成短文閱讀。
(2)不同層次學生的相應閱讀指導
就第一類學生來看,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和識字方法,識字量和認知水平穩(wěn)定提升,簡單的小故事、童話已經難以滿足其需求。新鮮知識無疑成為其最大的閱讀動力。然而,課外讀物如同瀚海一般,想要章章深研、篇篇精讀顯然不可能。這時,就可引導學生應用“略讀法”來進行閱讀,以最快抓住篇章或目錄中的關鍵詞,通過一遍通讀,來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這是一種“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閱讀方法,而精讀則穿插其中,即反復閱讀感興趣的詞句、段落,欣賞其特點。
第二類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高的閱讀能力。在引導閱讀時,可選擇一些典雅優(yōu)美的文學經典作品,采用精讀法,并利用詞典和字典識別生字,細細推敲文字、品味文章、感悟思想。同時,教師還可建議學生摘抄一些簡單的名言警句、典故資料等,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積累語言,在運用時又十分方便。
第三類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應采取形式多樣的引導方法,來激發(fā)其興趣,幫助其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如采用借聽誘讀、與生同讀、以身為范等方法,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聽故事是沒有負擔的,教師可讀故事給學生聽,至精彩之處停止,使學生自身的好奇心來驅使其自覺閱讀。此外,教師還可利用《鄭淵潔童話》《西游記》等深受學生喜愛的資源,先讓其觀看影視作品,等形成一定的內容梗概后,再讓他們去閱讀文本,這樣既減少了學生的閱讀阻力,又保持了他們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
2.家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的,家長的督促與鼓勵對其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1)鼓勵孩子讀書應趁熱打鐵。當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后,家長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肯定的支持,以保持學生的閱讀熱情;(2)同孩子共讀一本書。同孩子就書中的情節(jié)和問題進行探討,這促進了學生閱讀欲望的保持,且在由易到難的話題中強化了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3)起到表率作用。一個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對于孩子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十分重要,家長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用行動影響孩子。(4)同教師進行及時的互動交流。家長應關注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的發(fā)展情況,并同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明確孩子的不足,以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指導。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語言架構的形成十分重要,明確閱讀誤區(qū),借鑒上述內容,進行科學的閱讀指導,能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課外閱讀,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江春妹.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的誤區(qū)及對策[J].小學教學參考,2010(34).
[2]周玉春.小學語文課文閱讀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33).
[3]田樹生.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引領策略初探[J].科教文匯,2009(6).
(作者單位 湖北省潛江市后湖學區(qū)天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