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籃球運動深受中學生喜愛,女子籃球隊訓練比賽成績直接影響到全體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在業余訓練中,應該遵循少年體育訓練的規律以及女生的身心特點,根據球隊、組隊訓練目的,從選材、組隊、身體素質與技戰術訓練、核心隊員的培養等方面著手,努力形成球隊良好的技術戰術風格。
關鍵詞:業余訓練;籃球運動;女子籃球;技術戰術
籃球比賽運動強度大,對抗性強,加之靈活的技戰術運用,在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籃球比賽作為一個團隊項目,通過全隊的通力合作,個人魅力的充分展示,以及拉拉隊、親友團的熱情助陣,一次次運球過人,一次次巧妙配合,一次次搶斷,一次次快攻,一次次投籃得分等等,給了觀眾非常愉悅的情感體驗,因此具有良好的觀賞性,深受青少年喜愛,在學生中受眾很廣。
初中女生年齡在13~15歲,正處于青春發育峰值期,參與籃球運動非常有利于她們的身心健康。校女子籃球隊的訓練水平、比賽成績也直接影響到全體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女籃隊員往往是大家學習與效仿的榜樣。
本文將立足于少年女子體育業余訓練的特點,聯系筆者多年初中女子籃球隊訓練的實踐經驗,從選材、組隊、身體素質與基本技術訓練、核心隊員的培養、球隊的技戰術風格形成等方面談談初中女子籃球隊的訓練策略。
一、選材
成立一個球隊,選材很關鍵,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選拔的原則。一般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興趣
選拔隊員,一般應該選擇對籃球運動興趣高,積極要求參加籃球隊訓練的學生入隊;對于少數雖然個人條件優秀,但是通過多方面做思想工作也不愿意參加的學生,或者家長強烈反對入隊訓練的學生,我們不能強求。否則會影響球隊的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
2.籃球基礎
有的同學籃球基礎較好,甚至在小學就參加過籃球的訓練與比賽,有較為豐富的比賽經驗,這樣的學生我們應優先選拔。對于那些身體條件很好,卻沒有多少接觸籃球運動經歷的學生,我們會從個人興趣、神經類型、身體素質,以及籃球比賽的競賽時間安排(要考慮在規定時間內通過訓練能否達到預設目標)等方面公開選拔,并說明選拔的理由。
3.身體素質
在身體素質測試方面,根據籃球運動的要求,我們非常重視速度、力量、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等方面,通過積分的多少來確定。在這五個方面,每項20分,滿分100分。
4.身高、體重
籃球運動實踐中,個高臂長往往占據許多先天的優勢;較大的體重在貼身對抗中也往往能“力克三技”。因為我們在身體素質積分基礎上附加身高、體重分,作為選拔的條件。
5.氣質、性格類型
心理學上講,每一種氣質與性格類型都有它的優勢與不足,但是根據籃球運動的特點,我們一般選擇活潑大方,或者堅毅果敢的學生,選擇那些團隊意識強、樂于配合又勇于擔當的學生。
二、組隊
初中女子籃球隊的訓練一般在校內進行,對外交流較少,因此我們往往會選拔至少12名隊員,這樣有利于平時的訓練與分組比賽。
選拔出來的隊員要張榜公示,通知班主任及家長,告知訓練的時間安排,訓練要求,以期得到學校、班級、家長的多方面支持。
有兩點值得一提,一是訓練量大了,需要家長配合孩子做好伙食調整、補充;二是因為訓練耽誤了學生的課程如何補救,都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安排,以解除大家的后顧之憂。
球隊成立之后,要盡快落實教練員、隊長人選,切實制訂好訓練計劃。
三、身體素質與基本技術訓練
1.在身體素質訓練方面
這是初中女子籃球隊訓練的重心工作。由于她們的年齡正處于青春發育的關鍵時期,體育訓練必須考慮到她們的身心特點,注意一般性身體素質與專項性身體素質相結合。
(1)要貫徹全面鍛煉的原則
體育鍛煉的目的,是促進身體的骨骼、肌肉及身體內臟器官的生長發育,發展勻稱豐滿的體型。譬如在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如果只注重局部力量的練習,如只練上肢不練下肢,只練胸部不練背部,這樣鍛煉的結果只能使身體比例失調。只有進行全身鍛煉,才能使身體各部分比例勻稱、健壯而優美。
(2)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體育鍛煉可以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改善體型,但身體由弱變強必定有一個過程,急于求成是辦不到的。應當根據自己的體質、體態條件,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鍛煉時要做到:由慢到快,由小負荷到大負荷,由短距離到長距離,內容由少到多。
(3)女生與男生的身體鍛煉有區別
女生要重視胸部和腰背部肌肉的鍛煉,促進胸部發育,減少腹部脂肪堆積。針對于女子籃球運動員來說,還得加強手腕、手指、腳踝等部位的小肌肉群力量訓練。
2.在基本技術訓練方面
初中女生籃球運動的基礎相對還比較薄弱,基本技術訓練應該從基本功抓起。
(1)運球
運球,對于熟悉球性作用很大。高姿、低姿,單手、換手,直線、弧線加速,變向、折身,急停、啟動等等,要經常練習,直到熟練掌握。
(2)傳球
傳球是投籃動作的基礎,也是組織進攻的重要手段。各種單手、雙手傳球,原地、行進間的傳球,高手、低手、假動作傳球,短傳、長傳等等,都是必須嚴格訓練的。
(3)投籃
投籃得分是籃球比賽的終極目標。一般由發球或者搶斷球,然后通過運球、傳球、突破上籃,最終采用合適的方法投籃得分。對于初中女籃隊員,我們必須加強各種投籃基本功訓練,規范手型,協調用力。可從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練起,過渡到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等技術,接著進行行進間的單手、雙手的高手與低手三步上籃練習。不同區域的投籃得分點訓練,長短距離的投籃也應列入訓練安排之中。
(4)無球技術
無球隊員的技術非常重要。它同樣也包括進攻、防守兩個方面。進攻中的主動跑位要球、掩護其他隊員進攻(助攻),防守中的區域聯防與緊密盯人,都需要隊員有良好的觀察能力。無球隊員如果掌握了籃球運動的規律,經驗豐富,頭腦清晰,能迅速理解攻防的節奏轉換,這些都需要平時的嚴格訓練。
無球隊員的技術訓練如果不得法,往往會造成無效跑動,既浪費體能,又容易干擾比賽,教練員在訓練中必須加以重視。
四、核心隊員的培養
核心隊員是一個球隊的組織者和靈魂,是貫徹教練員戰術意圖的最佳助手,往往也是最后得分的利器。核心隊員水平的高低,對整個球隊技戰術水平的發揮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們在訓練中一定要注重核心隊員的培養。
在對核心隊員的培養方面,我們應該選擇那些作風過硬、技戰術嫻熟的隊員,對她們的要求是不僅要有勇挑重擔的責任心,也要有調動團隊的力量合作心,通過集體的默契配合,最后采用簡潔有效地得分方式。
核心隊員一般為一至兩名,在平時的訓練中,在技戰術的選擇上,要有意識地圍繞著她們進行。其他隊員的掩護,個人擺脫防守,將成為她們訓練的重點。
核心隊員由于個人的特點不同和全隊技戰術特點的要求,一般可分為組織型、攻擊型、全面型。組織型核心隊員的特點是動作靈活、視野開闊、個人控球技術出眾,能較好地貫徹教練員的技戰術意圖,組織全隊進行有序的比賽。在場上有較強的支配球能力和助攻意識,能及時地把球輸送到在最佳攻擊點上的隊員手中,使比賽能在有目的、有意識的組織中進行。同時還具有一定的“三分”遠投能力,經常施放“冷箭”來扭轉比賽中的不利局面和擴大勝勢。攻擊性核心隊員具有很強的進攻意識和進攻能力,能夠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突破防守并得分。在合理的身體接觸中也有較強的體能優勢。這類隊員,也是對手防守的重點,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一是要訓練其擺脫對手糾纏,快速突破的能力;二是要組織有效的掩護,為其擺脫防守、順利投籃創造條件。全面型的核心最難得,往往是個人技術精湛,組織能力、團隊意識強,攻守兼顧,又能順利貫徹教練員戰術意圖的隊員。
核心隊員可以說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人才,教練員一定要根據其個人特點多花心血去訓練,必要時還得單獨強化訓練。
五、必須一提的防守戰術
防守戰術的正確使用能減少犯規,及時有效地阻斷對手的一次次進攻,讓對手亂了陣腳,產生心理壓力。根據對手的特點,采用區域聯防或者半場、全場人盯人防守。對于對方的核心隊員往往要選擇移動速度、快防守能力強的隊員盯人防守,協同防守。尤其是初中女子籃球隊員,她們的整體水平相對較低,在有效的防守與干擾之下,往往失誤頻頻。從以往的比賽經歷來看,女子籃球比賽整場比賽結束的最后得分都不會太高,分數相差也不是很大,除非是兩隊實力懸殊太大。
在防守中有一種“犯規戰術”,這并非不道德。在無可奈何之下,在確保不造成對手身體傷害的前提下,利用犯規干擾對手,使對手進攻失敗而自己寧愿受罰的戰術選擇。這種戰術最適合那些罰球命中率低的對手,并且這一任務一般不適合核心隊員去實施,以免積累犯規次數,被罰下場。
在防守中迅猛搶奪的運用,也是一種積極有效的防守。由于初中女生力量相對較小,有時持球也不牢,抓住時機可以迅速直接從對手手中搶奪球,使攻防關系迅速轉換。如果沒有造成不合理的身體接觸,爭奪持續時間稍長,裁判就會判罰爭球。這種兇猛的防守技術往往會給對手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造成對手緊張與失誤,延誤一個個戰機,從而使我方心理上形成優勢。
六、球隊的技戰術風格形成
球隊的訓練,最終是為了比賽,并期望在實戰中取得最佳成績。那么我們就要結合自身情況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打法,以求得在比賽中能隨機應變。在技戰術要求上力求做到“快、準、狠、細”,并根據比賽中的形式變化能及時調整比賽節奏。
技術和戰術應該比翼雙飛,不偏不倚。全面掌握技術,是靈活機動地運用戰術的基礎。技術全面是發揮重點技術的保證,而重點技術的掌握又能帶動技術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全面訓練的基礎上,應該突出重點,從中發現與培養隊員的特長技術,使隊員逐步形成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個人技術特點。所以根據隊員自身的特點,在訓練中貫徹全面、實用、準確、熟練的要求。在技術訓練的同時,更要強化戰術訓練,不能偏頗戰術,再好的技術都必須依托戰術組織形式才能更加犀利。戰術是球員技術發揮的重要保證,籃球運動的本質決定了“戰術創造機會,技術把握機會”的辯證關系。
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對手的實力、對手的技戰術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做好“情報工作”,可通過校際訪問等方法去了解對手。這樣,知己知彼,才能在比賽中揚長避短,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作者單位 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