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習效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同時也是一件需要從各方面加強才能奏效的事情,但是其中最關鍵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要強,也就是所謂的心態。首先,因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外在表現,如果一個學生自己都沒有學習的欲望和渴望進步的想法,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用外力強迫學生,只能使其更加厭學。
如果學生屬于自主學習很強的類型,那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如果學生不屬于這種類型,我覺得我們能做的除了教授給學生知識外,還要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目的性,對于那些沒有動力的學生,要問問他們自己知不知道為什么要來學習,如果他們覺得來學習是被強迫的,那就應該讓他感覺到即使是被迫的也是有一定樂趣和可以獲得成就感的。
其次,覺得學的東西對實際沒有幫助的想法,學生也經常提到。我認為對于這種想法,可以告訴學生,我們學的不僅是書本上的東西,在學習中還要培養學習的技巧和方法,而這種不僅是現在有用,以后的工作和各方面都是這樣類比的。當然,這樣的要求是對高一點的年級說,低年級的學生感覺非常討厭這樣的說教。在假期中,由于此前學生是長時間集中學習,所以除了有極強的升學壓力外,其余學生的疲倦感和厭煩心理比較嚴重,為了提高效率,重要的是要制訂并實行學習計劃。在家里學習時,隨心所欲,只學習喜歡的科目,或者邊看電視邊學習,這是肯定學習不好的。要想更好地進行學習,每個計劃執行到結束或執行一個階段后,就應當檢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進行必要的調整。檢查內容是:是不是基本按計劃去做的?計劃任務是否完成了?學習效果如何?沒完成計劃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地方安排的太緊?哪些環節安排的輕松?等等。通過檢查后,再修訂計劃,改變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
中學生朝氣蓬勃,愛說愛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剛入中學的新生更是如此。針對這一年齡特征,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利用電教手段和直觀教具形象地、有層次地將所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將傳統教學媒體與現代教學媒體相結合,強化學生的視聽感覺,盡量做到讓學生親身感受充分并發揮多種器官的作用,設計學生樂于參加的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引發興趣,激發求知欲,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中滿懷激情地學習,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這樣可使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不讓學生一開始就畏難而退,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學生越學越有趣,越有趣越想學。
新課標下的課后作業布置是任務型教學的最后環節,教師切莫忽視,它是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在活動中知識的重現不僅可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增加知識積累量的目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為他們的繼續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從而堅定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念,促使他們堅定不輕言放棄的意志。當然學生在展示課后任務完成結果時,學生之間可能會有差距,但這不一定是壞事,相反,它可能使做得不夠好的學生產生羨慕感和緊迫感,這時老師應針對問題,及時給他們提供幫助,隨時對學生進行情感和策略的調整,以形成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從而維持他們對學習的持久性。
有了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和持久性,學生才會輕松地、堅定不移地踏進學習的大門。那么作為一名新課標英語教師,你是否嘗試過給學生布置這樣的課后任務呢?如在學習了有關家庭成員的內容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以下相關作業:找一張有你的家庭合影,貼在一張紙的上半部,在下半部介紹該照片上的人和相關信息,在課堂上展示。其目的是:熟練運用所學單詞,增加語言的實用性和實踐量,提高生活情趣,體驗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興趣。這樣做增強了學生的家庭觀念,發揮了感情因素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學得踏實,為保持學習的延續性奠定了基石。
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老師要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常和他們聯系,爭取他們的理解和合作,督促孩子按時、按質地完成課后作業。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強了家長與學校、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同時為孩子提供了展現自己才能的平臺,家長也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到“對癥下藥”。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是一個長期不斷努力提高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要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英語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因此,在教學中我會盡力調整好學生的心態,在此基礎上,教學才會是有效率和意義的。
(作者單位 安徽省懷遠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