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多媒體應用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課堂示范教學已被廣大美術教師所忽視。全堂采用多媒體,教師不再動筆,成了現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多媒體廣泛應用的今天,美術課堂教學就真的不需要示范教學了嗎?應該給美術示范教學法一個合理的定位,充分發揮其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有益作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示范教學;創作意識;發散思維
傳統的美術示范教學法俗稱臨摹,是美術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師的示范教學,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技巧,是美術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新課改的全面實施過程中,美術教師應根據教學及學生實際,進一步應用并完善示范教學法。畢竟現代的示范教學與傳統意義上的臨摹是有區別的,雖然都需要教師動筆,但是較臨摹而言,現代示范教學更具有創新意義。接下來我就示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理解。
一、通過示范教學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注意力很難集中、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教師要合理利用示范教學來啟發學生,使其在示范教學中能有效地將注意力集中起來。比如,教學《可愛的動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示范教學來對學生的行為給予相應的評價。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各種不同的動物,讓學生們感受各種動物的特征。當有的學生開始興奮萬分而忽視課堂紀律的時候,教師故意在原本很可愛的小動物臉上加了個煩惱或者難過的表情,問學生:小動物怎么了,為什么難過了?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過來了。教師及時補充:因為同學們太鬧了,它不喜歡課堂上的吵鬧。如此一來,學生們受到了啟發,也就將注意力拉回到課堂學習中了。
再如,教學《剪剪撕撕畫畫貼貼》這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對美術造型表現及欣賞活動的興趣,教師可先進行示范教學:用剪刀剪一只漂亮的蝴蝶,學生一下子興趣就高漲了起來,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剪、撕等方式創作自己的作品,整個過程中,學生興致盎然。
二、通過示范教學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及發散思維
創作意識是促進發散思維的基礎條件之一,因而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其思維的發散性。此外,游戲是兒童的天性,美術活動與游戲有著內在的聯系,想象和自由創造是美術活動與游戲的共同特性,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體現這一點。比如教學《花點心》這一課,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研究出制作花點心的方法,然后在制作過程中注重創新。教師可設置情境:今天哪個小組做得最好,老師就把自己親手做的花點心送給他們。然后當眾示范,做一個花點心后說:相信同學們做的一定比老師的更有創意,接下來就請大家大展身手吧!相信學生們一定會竭盡所能地進行有創造性的創作。
再如《漂亮的建筑》,教師可先進行示范,畫出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建筑。之后學生更是各展神通,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小畫筆將“漂亮的建筑”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在教師示范的基礎上,學生積極創新,發散思維,使美術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通過示范教學促使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
從某種意義上說,美術課堂教學是審美的教學,是美育的關鍵。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美術作品與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并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比如,教學《巧用紙餐具》這一內容時,這一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等良好品質。可先由教師示范:用剪刀將紙杯、紙飯盒等隨意剪開,然后組合成小船、搖籃等,然后告訴大家:這些東西在使用過后通常就成了垃圾,我們如何通過集體的智慧使其變廢為寶呢?然后學生們分組進行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又增強了其環保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再如,教學《神氣的小廚師》這一內容時,為了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糧食及熱愛家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良好品質,教師可這樣組織教學:進行示范教學,教師利用彩筆、牛皮紙等材料制作出“一道大餐”,并向學生們介紹菜名、味道等等,并適時融入珍惜糧食等傳統美德的教育。然后讓學生們通過教師的示范,也學習制作爸爸媽媽最愛吃的“食品”,教師進一步引導他們回去真正為爸爸媽媽做一道他們愛吃的飯菜,做一個懂事體貼的好孩子。這樣,通過教師的示范教學,切實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以達到美術課的美育作用。
總之,在現代美術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也是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示范教學同樣發揮著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因而,廣大美術教師應給予示范教學合理的定位,結合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其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以切實推動美術課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季婷婷.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探討[J].吉林教育,2010(2).
[2]饒紅.談范畫及演示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4).
[3]黃惠英.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0(14).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碧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