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政治;開放式學習
一、提出問題,明確探究方向
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谶@個階段,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自己學習或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在師生討論的基礎上確定可供探究的主題。
如在學習《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一課時,可以從“同學們在行使什么權利?在選什么?”“什么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與我們班內干部選舉是一回事嗎?”“為什么要行使?行使這個權利有何用?”“應該怎樣正確行使?”這幾個論題層層遞進地開展探究。在這里所指的提出問題,最好讓學生提出,因為這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要給學生的提問提供幫助和適當的引導,實在不行也可由教師提出。
二、開放式的探究性學習
思想政治課提倡開放式探究性學習的原因有:(1)當代中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各種知識信息日新月異,現實社會生活更加紛繁復雜。他們希望思想政治課能夠就他們所關注的如聯合國的改革、臺灣問題、反腐敗問題等,能給他們信服的解答;希望通過政治課的探究,提高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高中政治課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創新能力。因此,必須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引入教學過程,從而使探究型課堂教學過程同時具有開放性的特點;(2)政治課采取開放式探究性學習活動,也是完成思想教育目標的內在要求。學生的品德不是在安靜的知識接受中提高的,它必須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形成和表現。學生通過開放性交往,主動打破自我界限,讓自己進入別人心中,也把別人的個性吸納到自己的個性中,通過這種雙向內化過程,使自我與他人取得融合,愛己與愛人得到和諧統一。只有實現這種統一,個人才能像愛自己一樣愛集體,集體主義才能變成個人的內在品質。
三、反思評價,引申探究
杜威曾經說過,反思行為是自發地對其活動進行認知和評價,能夠促使行為向更理性和更高的水平發展。通過反思,對探究的各個環節和各種因素進行評價,揚長避短,可以改善和優化探究方法、促進探究者深化認知,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在該階段教師應該注意: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不要只停留在知識層面的歸納總結,要多考慮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部分的反思與總結;要多持肯定態度,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要注意反思的全面性以及深度,切忌蜻蜓點水。這樣才能使學科知識與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統一起來。
四、運用探究結論,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是探究教學的特征之一,政治課程亦是如此。探究教學重在知識技能的獲得和應用、重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而不在掌握知識數量的多少。因此,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遷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新課程探究教學方式引入政治課堂教學中,能夠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而且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提高了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高中思想政治課開設研究型課程研究.研究報告,2000(8).
(作者單位 吉林省白山市長白山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