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管理作為專門的研究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并逐漸發展成為學術界一個引人注目的研究領域。它已逐步形成新型課堂管理理論,使課堂管理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
一、創建積極課堂環境,滿足學生心理需要
積極的課堂環境與學生紀律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許多課堂管理問題與教師能否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有關。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滿足學生需求,應注意以下幾點:(1)分析學生需要滿足情況,弄清問題行為產生的環境原因。(2)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3)營造人性化的積極課堂環境和氛圍,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4)接納學生,努力滿足學生的歸屬需要。(5)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滿足學生的自信需要。(6)培養學生選擇和履行職責的能力,滿足學生有關權力和自由的需要。
二、運用有效溝通技能,改進交流方式
當代課堂管理理論認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溝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進師生間的關系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也是健康課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課堂管理中運用溝通技能,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善于傾聽。教師的傾聽體現著對學生的接納和重視。在所有能讓學生感到被接納和重視的事件中,“傾聽”最為重要。這不但會改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且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尊心理。
2.身體接近。對課堂上違紀的學生,教師的言語批評既會中斷教學活動,又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只需走近他(她),或輕輕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說,就能使其端正行為。
3.恰當反饋與贊揚。有關研究表明,要使給學生的反饋(表揚)成為有效的鼓勵因素,應該具有如下三個特點:(1)情景性。不要隨便濫用表揚,表揚必須緊跟在良好的行為之后。(2)具體性。贊揚應針對某個特別要強化的行為。(3)可信性。贊揚應因人而異,可信有據。
4.正面誘導。所謂正面誘導,是對一類信息的總稱——無論是語言的還是非語言的,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即傳遞給學生說他們是負責任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信息。
三、堅持健康課堂管理思想,實施健康課堂紀律
近年來,國外在課堂管理中特別強調“健康課堂管理”的思想,以激發學生自強、自尊、自立的心理,促進學生心理、社會多層面的安康,從而使學生在課內外過一種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
1.實施健康紀律模式,通過激發動機控制課堂。專制型模式要求強制而無視尊重,放縱型模式注重尊重而放棄強制,而健康型紀律實施模式則力圖在強制與尊重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
2.有的放矢地矯治不同誤設目標行為。作為擁有強烈歸屬欲望的社會生物,學生的所有行為都表現出要求被接納和被重視的愿望。
3.積極鼓勵引導,恰當使用懲罰。針對課堂管理中存在的批評懲罰多、鼓勵關懷少的現狀,教師應堅持積極引導、恰當使用懲罰的教育原則。
參考文獻:
[1]成尚榮.新課堂需要什么樣的紀律[J].課程·教材·教法,2004(7).
[2]C.M.Charles.建立課堂紀律[M].李慶,孫麒,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3]Raymond M. Nakamura.健康課堂管理:激發、交流和紀律[M].王建平,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