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職業高中的學生普遍綜合素質較低,他們學習成績差,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良。其根本原因是個性品質方面的缺失,比如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責任心,還有細心、耐心、恒心等等。總之,職高學生比起普高學生,急需要救“心”術。
一、職高學生缺失的幾個“心”
在這里,我僅從四個最基本的方面談起。
1.自尊心
絕大多數學生都期望自己在集體中居于適當的地位,得到較好的評價和重視。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只是長期被壓抑或不被認可,反而表現出諸多異常:或是自輕自賤,妄自菲薄,或是狂妄自大,“眼里容不得沙”,動不動就與同學鬧,或與老師頂。
2.自信心
自信是在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基礎上,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工作學習中揚長避短,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自信是對自己、對他人的悅納,是一種意念、一種意志。高職生由于在中考中失利,大多數是帶著消極情緒和迫不得已來的,總覺得抬不起頭,自卑心理嚴重。
3.上進心
上進心是不斷追求新成就的沖動,如果一個人總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肯定不能取得新的成績。俗話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可職高學生呢?當一天學生卻不知道履行一天學生的職責。他們沒有奮斗目標,不能積極要求進步,渾渾噩噩,甚至感覺無聊之極,只好上網聊天、玩游戲、看網絡垃圾小說。
4.責任心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不會推諉逃避,不會尋找借口以求得心理的暫時安慰,而是敢于承擔責任,并努力去獲得成功。可是,有些職高生嚴重缺失的就是這點。典型的事例,如:兩位學生在上課時間頭碰頭聚精會神地看網絡視頻,Mp4被老師沒收以后竟倒頭睡去,不理不睬。下課后,卻換了另一位學生來要Mp4。原來這位才是Mp4的主人。且不說上課違紀,單說Mp4被沒收后,一點責任都不承擔,把難題直接推給別人。這樣的表現,氣憤之余,讓人心寒。學生責任感方面的教育真是刻不容緩。
二、職高教育必需的救“心”術
1.精心呵護自尊心
學生行為不當時,教師要循循善誘,不要諷刺挖苦。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許,學生有點滴進步時,應抓住其微小進步,積極鼓勵,適當贊揚,使他們在自信中建立自尊,并在不斷的進步中增強自尊心。
2.重新塑造自信心
實施成功教育,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不同水平的問題,讓學生選擇自己能解答的進行交流,這樣就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從而逐步重拾自信。還有,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專門的訓練,如:
(1)練習正視別人。一個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許多有關他的信息。正視別人等于告訴他:我很誠實,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訴你的話是真的,毫不心虛。
(2)練習當眾發言。沉默寡言的人會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愚蠢,我并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這么無知。”其實,有很多思路敏銳、天資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并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只是因為他們缺少信心。從積極的角度來看,當眾發言是信心的“維他命”,可以多多組織學生練習。
3.積極培養上進心
“藍領”走俏職場,不重學歷重能力,這是大勢所趨。目前的文憑社會、學歷社會,最終將會被能力社會、資格社會所取代。所以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的培養,讓他們把社會對其學習的要求轉變為其本身的需要,轉化成對學習的一種積極態度。使其認識到:目前在校學習的文化和專業課對今后升學就業的意義。
此外,還應進行職業理想的教育。理想是前進的燈塔,指引著人的活動方向,理想是進步的階梯,它激發人進取的熱情。理想是鼓舞人奮進搏擊的源泉,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主要途徑。
4.大力補救責任心
關于“人應該負責任”的觀點,學生理解起來不難,難的是如何培養學生形成和長期保持責任感,把外在的、被動的應付變成內在的、主動的心理需要。
責任心的培養至少包括:(1)仁愛之心。這是責任感的基礎;(2)感恩之心。這是學生孩子形成責任感的源泉;(3)寬容和體諒之心。這是學生在處理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平衡杠桿”;(4)同情心。這是學生在物欲橫流的商品社會中,形成牢固責任感時必須的“空氣清新劑”;(5)博愛之心,這是責任心進入更高境界的保障。
總之,要讓人負責任,必使之能勝任,沒有能力的培養,大談培養責任感只能是空談。老師應該多給學生自主探究、判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機會。不提供給學生負責的機會,自然也無從培養或檢驗其負責的能力。只有能力提升了,才能堪當重任,勇挑重擔。
(作者單位 山西省襄汾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