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進行了新授知識的學習后,要理解、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靈活運用知識。練習設計是否有針對性、層次性、有效性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效率。要做到練習有效,我覺得在設計練習時可考慮以下幾點:
一、抓好數學基礎知識的過關練習
我覺得要學好數學必須先抓計算,計算關過了,能為我們掃清數學學習的障礙。故我把口算、筆算練習作為常規練習,對于平時易出錯的知識點:求近似數、單位轉換、求經過時間我也把它放在了課前1分鐘的練習題中,盡量爭取基礎知識平時過關。
二、抓好重、難點知識的過關練習
對于學生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除了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要加強學法指導外,在設計練習時我還會把這些內容設計成對比題型,減少學生對難點的混淆。比如,我會把“在長2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中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是( )”和“一根鐵絲可圍成一個長2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如果用這根鐵絲圍一個正方形,圍成的正方形的面積是( )”這兩道看似相同的題讓學生對比練習,只有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做題環境,學生思維才會發生碰撞,思考得更加深入。而且對于一些死攻不下的錯題,我始終報著不服輸的態度,可暫時緩一緩,但絕對不會放過,故我會采取錯題集等形式讓學生引起重視并再次挑戰過關。只有以這樣的態度,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練習注重層次性
在設計練習時,老師應遵循從簡到難的原則,層層遞進。如在進行解決問題練習訓練時,可先從2個直接信息用一步計算的題目練起,再改變信息變為有1個信息未知,用2步計算完成,也可以在相同信息的情況下,改變問題變成另外的列式。讓學生永遠有跳一跳就可以吃到桃子的感覺,不斷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另外,在布置練習時,我也注意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分層布置。對于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除了完成基礎的練習外,我還鼓勵他們完成培優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這樣可以調動優等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四、練習注重精而不在多
在布置練習時,教師要注意練習是否帶有重復性,重復性的練習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反而會使學生感到厭煩、疲勞,繼而出現錯誤,故我一般會把作業放在學校完成,盡量不留到家里完成。
有針對性、適量的練習能起到及時復習鞏固、提高能力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積累基礎練習題,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題庫用于教學中。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惠福西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