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活動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它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是以“問題”為中心,圍繞如何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覺,鞏固已有知識經驗,獲取新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一位教育家曾說過:“中小學教師若不諳熟發問技術,他的教學是不易成功的。”特別是小學數學課堂,如果教師“問”得巧,“問”得妙,常常會事半功倍,提問細節處理得當,會豐富課堂內容。所以將小學學科和數學課堂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學科;數學;課堂整合
大綱在實踐活動的安排上要求“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數學實踐活動”,課程標準設置“綜合實踐活動”這種新的學習形式為學生提供實踐活動機會,強調與他人合作并發揮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獲得積極的數學情感,目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分別以“實踐活動”和“綜合實踐”安排內容,實踐的課時在量上要有所增加,在質上要有變化。
一、小學學科與數學課堂整合的內涵
小學學科與數學課堂整合就是在已有的課程學習中結合數學的思維與理念,使課堂與數學有機地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
小學學科與數學課堂整合的內涵是在先進的科學理念的指引下,把以數學思想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作為促進學習認知和情感的工具、豐富教學創設的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地運用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種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合、重構,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根本變革,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二、小學學科與數學課堂整合的主要方式
小學學科與數學課堂整合,不是把數學思維僅僅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而是把數學思維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利用數學思維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逆向立體空間的思維模式,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在現在小學主要抓學習成績的形勢下,筆者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一)使學習問題形象化,學科間滲透
一定的社會行為總是伴隨行為發生所依賴的情境,如果要求學生理解這種行為,好的方法就是創設同樣的情境,讓學生具有真實的情境體驗,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豐富的情感,使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
(二)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數學思維不是單一的外部刺激,大量的實踐證明把數學思維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對知識準確性的探索,有利于知識在腦海中保持。
英語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打好基礎對于以后的學習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巧妙地將數學的思維方式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將數學中的排列組合應用到英語的教學中。為了發揮大家的想象力,給定幾個字母看看有多少種排列方式。用數學的方法學習英語能達到一學雙用的效果。
三、小學學科與數學課堂整合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小學學科與數學的結合強調數學要服務于課程,整合的目標是學生的發展而不是數學本身知識的多少,在教學中是否使用數學工具,是否使用數學思維來啟發學生
在整合過程中,應避免數學本身課程的增加,而應該將數學的思想滲透到每一門學科之中,因為數學存在于身邊的每一個角落。所以應培養學生以數學思維為焦點的思維模式。既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又讓學生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既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又培養他們科學的自然觀。
(二)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1.數學課程中整合科學課程內容可使數學課程更加生動,所以應該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的精神——“嚴謹”“勇于質疑”“創新”,學習數學的科學方法——“空間”“逆向”等等,把這些科學的精神和科學方法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讓自己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不僅從一個面上還要從多方面看待,在面對學習中的難題或是生活中的困境,都要反其道而行之,換個角度想想,也許你會發現解決的方法,陽光就在風雨后。
2.科學課程中整合數學內容可使科學探究更加嚴謹、準確。小學科學的教學離不開數學知識,如何用好用活數學知識,對自然科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有很重要的作用。數學作為科學的工具主要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把科學理論抽象成“公式”,使其可以在解決某些問題時免去很多繁瑣的推導過程;另一是對自然現象定量的描述與測量。這是很重要的一種研究方法,定量使自己的理論更有可信度,更有說服力。為將來更好地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階段,數學在科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二功能上。
3.目前,教師已掌握了數學的教學方式,但大部分教師不知道數學與學科如何整合,因此,應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在培訓過程中,重點是對教師就“數學與小學課程整合模式、方法,及案例”進行培訓,以便教師能根據自己所任教的學科進行模仿,開展整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新的課程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新的課程環境。通過教師對課程內容的把握可以發現新課程增加了不確定性,對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更為明顯。課程的綜合性加大,教材為教師留有極大的余地,教師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查找資料補充教材的內容,需要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與溝通。
4.對于實現學科的整合,單憑一個學科教師獨立來完成,會有很大的阻礙,所以需要各個學科教師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小學課程與數學整合是信息時代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它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我們要積極倡導、探索小學課程與數學整合的教學方式,并不斷進行研究和實驗,力求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出最佳途徑,真正地實現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從而達到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小學課程與數學整合的目標不但是使學生在學習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在生活中要有創新精神,可以將數學精神真正用到生活中,使自己面對生活時積極應對,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從積極的方面想問題,以至于快速從困境中走出,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一切,處事不驚。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國教育出版社,2001.
[2]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J].電化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