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落實減負提質,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教師要加強進修,開展教研教改;教師要優化教學,構建新型課堂;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真正落實減負提質。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性;減負;提質
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問題,教師要敢于轉變觀念,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做課改的領頭羊,自始至終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率。同時,教師還應具備一種反思和提高自身素質的意識,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掌握相關的教學策略,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率,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真正落實減負提質。
一、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落實減負提質的前提
從表面上看,“減負”是為了學生輕輕松松地學習,而實際上是為學生展示天賦才能、享受學習生活的樂趣和健康發展創造條件。顯然,“減負”不是不要負擔,也不是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是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讓學生回到全面發展的軌道上來。因此,教師要樹立課程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并獲得學習經驗的觀念,以學習方式改變為突破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加強進修,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落實減負提質的關鍵
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我們可以從自學、培訓、進修,與同行討論、交流,參加學術活動等這幾方面發展自身素質。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專家的引領可以使教師的理論和水平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教師必須踏踏實實地立足于平日的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后實踐,在實踐后反思,在反思后改進,在改進后再學習。如此的潛心鉆研與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必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真正落實減負提質。
三、實施優化教學,構建新型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落實減負提質的具體途徑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自主參與和自主發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提升能力,增加課堂教學的技術含量。“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原來教學常規做法,將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和老師的講解結合,課下與課上相結合,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相結合,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知識技能與能力素質的培養相結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橋,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親身體驗知識能力形成的過程,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合作意識,使學生初步具備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補充和延伸,活動的開展將直接影響著減負提質的深化
教師應多組織學生欣賞風光秀麗、生機盎然的大自然;去了解千姿百態的社會現象,感受冷暖人生;去參加豐富多彩的音樂會,觀看各種有趣的展覽;開展各種趣味橫生的活動。把社會實踐的活水創造性地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優化課堂教學,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學,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達到減負提質,使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目的。教師要在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優課率”上做文章、下工夫,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提高和發展,這樣才能真正落實減負提質。
參考文獻:
[1]葉讕.教育概論.1版.人民出版社,1991-06.
[2]李飛.語文教學與創新(小學卷).1版.延邊教育出版社,2001-10.
[3]石景璋.語文教學新視野(小學卷).1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09.
[4]張成.乘課改東風,全面實現減負提質.新課程教育網.
(作者單位 重慶市大足區雙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