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以此為座右銘,在教學方面要常常總結經驗。小學語文教學對孩子們一生的教育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小學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認識到語文課的重要。下面談一談我的教學體會,希望和同仁們商榷。
一、要提高語言藝術
小學生年齡還小,對學習沒有持久性。一個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非常藝術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古往今來,歷史上演繹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的故事。商鞅舌戰群臣,得以順利變法;諸葛亮舌戰群儒,得以說服孫權抗擊曹操。這些故事時至今日仍然激動人心。
人類需要交際,人和人之間需要溝通,更何況是和小學生,即便是自己和自己也需要內部溝通,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充分體現出了語言的巨大價值。一個教師要充分相信語言的力量,要充分使用犀利的語言這一利器。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學生面對糟糕的環境,或者對學習不感興趣,如果說不能改變自己的心境,那么就會消磨掉他的意志,就會耗費他的大量精力,他就會感覺到疲憊不堪,他的神經系統和潛意識就接受了失敗、灰心、沮喪等等不良信號。這時候最需要有人對他進行心理幫助,引領他走出心理誤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擔負起這個重任。
二、要加強小學生的背誦能力
背誦,不單單指的是課文。我精心給學生找了大量的短句,讓他們熟讀和背誦,增強他們的記憶力和詞匯量。比如,關于兒童天性的:兒童在節日里感受興奮,成人于收獲中體會歡愉。告訴學生意志頑強的:堅強能擦拭眼淚,哀嘆必輸于歌聲。告訴學生知錯就改的:走錯路,要聽別人勸;走對路,不怕別人說。告訴學生真善美的:富貴美貌看外表,快樂德行看內心。教給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的:智者不憂其財之少,而憂其才不高;賢者不憂其家之貧,而憂其國不富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短句,言簡意賅,被學生所喜聞樂道,有的學生非常喜歡,背得非常用心,作文水平和思想境界明顯得到提高。
文字是思想的靈魂。語文教學是一切學科教學的基石,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念,與他人良好地溝通。教學是一門藝術,小學語文教學更是藝術中的藝術,教師要精心研究,仔細總結,要揣摩學生心理,引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在生活上關愛學生,讓學生細心領會教學宗旨。長此以往,語文教學一定是一個燦爛的春天。
(作者單位 河北省鹿泉市上莊鎮大宋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