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教學計劃制訂要體現可操作性,也要遵循目標統領內容的基本要求。把當地的課程資源充分地考慮進單元教學計劃中來,考察本校實際情況、考察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是什么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的水平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針對水平目標將所有的教學內容安排在一個學期內,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
單元教學計劃的制訂一般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中的任何一個在單元教學計劃中都不可缺少,主要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重難點、學習方法四點。只有在編寫某個單元教學計劃時包括這四個基本的層面,并對該單元的教學內容合理的安排與初步的設計,才能說這是一個合格而且規范的單元教學。下面就這四方面展開討論。
一、如何確立學習目標
目標的確立是制訂單元教學計劃的第一步。在確立學習目標時,根據不同水平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把五個領域的目標進行細化地加以表述出來,再在制訂單元教學計劃時體現出來,也可以不用那么具體地細化,也不需要分別具體地表述五個目標領域,只有簡短的幾句涵蓋就可以了,但是這簡短的表述一定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來定,不能超越其界限?!盀槭裁唇獭币欢ㄒw現在單元學習目標中,因為“為什么教”是教了后有什么意義,是不是值得教,也就是說老師的教學行為對實現教學目標將有什么樣的促進效果。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內容統領目標的說法”。那么“教學目標統領教學內容”與“教學內容統領教學目標”就不再難理解了。現在已經有了答案。這里,我們對這一問題作一解釋:對于“目標統領內容”一說,它的指導思想并不是包括了所有的層面,它只是在大的層面上適合,但不能包括更下位的層面,比如說在單元教學計劃中的課時目標就不是目標統領內容了,不是先制訂目標再選內容,而是通過所選擇的課時內容來反映出教學目標。總目標是由多個課次目標來完成的,所以在制訂課次目標時就不能繼續用“目標統領內容”來要求。因為學習內容在課次目標制訂之前就已經確定了,我們只能依據學習內容的功能和價值來制訂課次目標,這仍然遵循“目標統領內容”的指導思想。
二、如何選擇、分配內容
由于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學內容沒有作做出具體的規定,所以在制訂的單元教學計劃中,其學習內容也不能確定,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诖耍谥朴唵卧虒W計劃時,應先確立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在一個目標下,用不同的內容來達成這個目標,所以說,在上完這一個單元的內容之后,目標如果沒有完成,那么,我們可以再選擇一項教學內容,對沒有完成的目標加以補充,直到達到目標。另外,在教學內容的分配上依據教材內容的特點與學生學習這項內容的認識規律,如果不能遵循這一規律,就可以對所選的內容作出適當的取舍與修改,以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要。只有這樣,才能既保證學生的認識規律,也保證某項動作的學習規律。
三、如何對難點與重點進行說明
傳統的體育課有主教材,也有副教材,新課程標準下的內容安排也不例外,一節課的學習內容有主有次才是正常,不可能沒有主次,也就是說也產生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的突破。確定了重難點,才能有組織地進行我們的課堂教學節奏與組織管理。
四、如何選擇多變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光是學生在學習,同時還要求老師在教中學,所以說學習方法,既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是老師的學習方法,老師的學習方法可以變成學生的學習方法,包括計劃中設計的教師活動,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有教學組織手段與措施等,都是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而預先設計的。也就是說,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集體性思考和提高教學的探究性與創造性,更好地發揚教學民主為主要目標,以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與影響因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主要功能?,F行的我們常用的、規范的教學方法通常有:自主學習法、探究合作法、發現法,還有小群體學習方法等。或者換一種說法,用比較具體細致的表述學習方法,比如小組練習法、組內探討法、多人合作互助法等等。
總之,單元教學計劃的制訂既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也可以靈活選擇制訂形式,只要單元計劃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就是一個好的計劃。制訂計劃時一定要握好目標、內容、方法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大膽地有創造性地制訂單元計劃,不要拘泥于某種思想的束縛和傳承格式的規范,大膽探索,推陳出新。
(作者單位 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