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引導學生積累并運用,是廣開習作思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辦法。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采擷、挖掘生活素材,讓他們學會觀察、學會積累、學會運用,做生活的有心人。
關鍵詞:評論;模仿;連詞成段;題材日記
有的學生不喜歡作文,原因是他們覺得能寫的東西太少。摘抄是積累語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學生如果僅僅停留在摘抄之上,寫作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師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摘抄,因為摘抄不但可以積累材料,而且能廣開習作思路,提高寫作水平。
一、引導學生評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同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師可以讓學生評論自己摘抄的片段,也就是說,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就興趣方面來說,一個小孩子能對別人甚至是作家的文章品頭論足,他自己也會倍感自豪。
如,春天,小草悄悄地探出頭來,欣賞著這個神奇的、未知的世界。這句話運用了擬人手法,通過“悄悄地”“探出頭來”和“欣賞”這三個詞語給小草賦予了人的特征。這樣的訓練,既能利用閱讀讓學生反思和拓展思維的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又能讓學生鞏固語言的積累。這種評論雖還略顯稚嫩,卻是孩子們童心的流露,智慧的閃光,個性的彰顯,人性的展現(xiàn)!
二、指導學生模仿
讓學生按照所摘抄的精彩片段的特征進行仿寫,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而這種特征我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1)用詞特征包括動詞的集中運用、色彩詞的絢麗多姿、成語的絕妙概括和不同形式疊詞的呈現(xiàn)。(2)造句特征包括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的運用。(3)結(jié)構(gòu)特征是總分、分總、并列、遞進、總分總等關系特征。
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但我認為,成功的模仿也有創(chuàng)新的成分。
三、引導學生連詞成段
詞語的摘抄也是積累詞匯的好方法。但因為詞是比較孤立的,學生如果不動腦筋,很難把這些摘抄的詞語直接用于習作。學生只有把這些詞語恰到好處地用起來,才有可能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我通常的做法就是讓學生把幾個詞語連綴成段,就像幾個相同的橋墩共同撐起一座大橋。這樣,既讓學生領悟了詞語的真正含義,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指導學生寫“題材日記”
學生用簡單的幾句話記下生活中可以用來寫作的材料,在寫作時它將會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會發(fā)現(xiàn)可以寫的事情太多了。這樣的“題材日記”簡單方便,而且十分有效。
1.讓你駐足的一個瞬間
小學生充滿了好奇心,我們常常能看到他們背著書包,站在街邊認真地看著什么:也許是小螞蟻在搬家,也許是一只折翼的小鳥等。這些就是一篇精彩的題材日記。
2.讓你注意的一種聲音
《小音樂家楊科》中給我們描繪了奇妙的大森林里的音樂。其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聲音讓我們著迷或者厭煩。例如,瑯瑯的讀書聲,下課的鈴聲,老師的講課聲……這些美妙的聲音都是題材日記。
3.讓你得意的一件作品
孩子們喜歡涂涂抹抹,喜歡刻刻畫畫,喜歡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或游戲。當他們成功的時候,一篇篇富有情趣的作文就誕生了。這樣的點點滴滴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準備一個本子,及時把它們寫下來,慢慢的,對于他們,寫作就會變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引導學生積累并運用,是廣開習作思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辦法。我們要善于運用朗讀、辦報、展覽、交流等多種方式展示學生的摘抄,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不斷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采擷、挖掘生活素材,讓他們學會觀察、學會積累、學會運用,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唐??h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