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能力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離開了計算,數學學習就無法正常進行。四年級數學處在由中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重要階段,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習慣將會直接影響高年級數學的學習。目前,小學四年級學生雖然已經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但是在計算正確率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四年級數學除了口算、估算、筆算等形式外,還出現了混合運算以及運用運算率進行簡便運算的形式。而學生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混合運算,學生常因為對算理缺乏認識,出現運算順序錯誤、負遷移等問題。針對上述現象,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口算是其他計算的基礎,口算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有效減少筆算的困難。所以,要想提高四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每天布置10道左右的口算題。口算題以乘除法運算為主,并適度地添加一些加減法的口算和估算題目,以聽算、心算和試算的方式進行,題目的難度做到難易結合。
二、加強估算訓練,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對小學生的正確計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1)能夠提高計算的可信度;(2)在正確計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為檢驗手段,對結果進行估算。在實際教學中,常用的估算教學方法主要有定位估算、末位估算、答案估算和生活估算等方法。他們在不同的應用范圍內都有著廣泛的用途,如定位估算主要是估算結果的大致范圍,末位估算可以配合定位估算檢驗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等。教學中估算的內容非常豐富,不管是計算題、應用題等,只要教師用心挖掘、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意識,就可以隨時進行估算訓練。
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時,常因為粗心或思維定式出現計算錯誤。所以,教師應加強學生相似性題目的對比練習,使學生能夠認清兩者的差別,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從而在計算時加以重視,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如:25×4=100,100-80÷2=60,(100-80)÷2=10。上述題目都是四年級學生在計算時容易出現錯誤的,教師經過對比講解后,學生會對其加深認識,減少類似錯誤的發生。
(作者單位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善厚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