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期是人一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幼兒正確學習和運用量詞,對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由于量詞本身的特殊性,“方言”對幼兒學習量詞的過程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基于對方言影響幼兒量詞教學相關現狀的歸因分析,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創造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使用準確豐富的量詞與幼兒交流,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導幼兒,運用共建家園共育的協作平臺等多種方法有效地克服方言在幼兒量詞教學中的影響。
關鍵詞:幼兒;方言干擾;正確;使用量詞
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的量單位的詞。幼兒期是人一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此時幼兒正處于詞匯量增長的加速期,量詞的正確運用可以使幼兒的語言更加精細、具體和準確,如若幼兒在這時期受到了某些因素的限制、干擾和影響,對其語言能力的發展很不利。
幼兒在日常的口語訓練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夾雜著地方方言的量詞,這樣就產生了量詞使用的不規范現象,長此以往,可能會形成方言語音、語感的原型定式,并很難矯正,甚至影響兒童心理的發展,因此,幫助兒童正確運用和習得更多的量詞對其語言能力的發展十分重要。
一、方言干擾幼兒量詞學習的現實狀況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而且對方言和普通話沒有清楚的界定概念,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幼兒在量詞的使用上夾雜了方言,以下幾點是幼兒在使用量詞上易受方言干擾和影響的情況:
1.使用頻率不高的量詞
遇上使用頻度不高的量詞,幼兒容易用方言中的量詞代替。在本地方言中,gei(諧音“給”,意指一個,下同),zhɑ(諧音“扎”,意指一只,下同)是兩個使用頻率非常高的方言量詞,幼兒很容易說成“一zhɑ馬、一zhɑ牛”這樣的說法。
2.描述抽象事物的量詞
遇上描述比較抽象的事物的數量時,幼兒會習慣性地使用方言來描述。調查中發現,幼兒對于一些臨時量詞比如“一桶水”的“桶”,一些集合量詞“一雙襪子”“一堆硬幣”中的“雙”“堆”等比較難掌握,很容易習慣性地使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方言量詞來進行描述。
3.使用方法不一致的量詞
當方言與普通話用法不一致時,幼兒更愿意使用方言。因為在方言中,有很多量詞跟名詞的搭配和跟普通話的搭配有很大的不同,在調查過程中,我就發現以方言量詞代替普通話規范化量詞的現象。即使有些量詞的運用在方言和普通話中的用法一致,但讀音仍然會有一些差別,經常使用方言,就會對普通話的發音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方言干擾幼兒量詞學習的成因分析
1.缺少豐富的生活閱歷
實驗證明,幼兒掌握量詞隨著幼兒的年齡增長而掌握得越好。凡是表示與幼兒經常發生直接關系的事物的量詞比較容易掌握,而表示那些不常接觸的事物的量詞就比較難掌握,幼兒就只能憑感覺去選用量詞,此時,方言中的一些常用的量詞就會出現在他們的腦中。
2.受自身認知水平的限制
筆者調查發現,幼兒掌握的量詞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簡單而結合面較寬的量詞,幼兒對量詞的掌握是受名詞制約、平時知識積累和方言影響的,他們不能脫離名詞而獨立發展。
3.受所處教育環境的影響
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發現,大班幼兒運用量詞的錯誤率低,使用方言情況較少,這和幼兒長期的語言培養、老師堅持進行普通話教學是分不開的。但是,現在的年輕父母忙于工作,大多數幼兒都是屬于長輩教養的,這樣的隔代教育方式嚴重地影響了孩子們對量詞的正確使用。
三、量詞教學中克服方言干擾的方法探索
幼兒期是學習語言、形成口語的關鍵期。此階段的孩子好模仿,如若在此時受到了方言的干擾,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方言語音、語感的定型,這樣就很難矯正。因此,在這階段要根據幼兒的喜好以及他們的學習特點因勢利導,通過多種方法使幼兒自然地學會正確使用量詞。教師可以創造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使用準確豐富的量詞與幼兒交流;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導幼兒。
幼兒量詞的正確使用,和父母的教育態度有著莫大的關系,只有家長也重視幼兒的量詞的規范化使用,幼兒才會在量詞的正確掌握方面有飛速的發展。同時教師可利用家長開放日時的課堂展示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學習量詞的方法,也可以鼓勵幼兒在家中給家長在量詞使用方面糾錯等方式,從而通過多種形式共建家園共育的良好協作平臺。
參考文獻:
[1]薛云英,陳瑞蘭.中班幼兒量詞掌握和運用的調查.幼兒教育,1990(10).
[2]李宇明.語言學習與教育.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3]魏錦虹.0~3歲兒童心理詞庫的建立與發展.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
[4]楊曉嵐.母親的教育背景對兒童量詞使用的影響.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0(9).
[5]王云翠.兒童量詞研究述評.語文學刊,2010(10).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機關幼兒園大洋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