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從小看到老。”我兒時常聽大人們說起哪家的孩子時常把這五個字掛在嘴邊,殊不知這短短的五個字害了多少孩子。“從小看到老”可以給人以勵志,同樣也可以令人頹廢。如今,已教了20多年小學的我每當細細地品讀這五個字時,心里不由得受到深深的震撼:小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影響孩子的整個學業,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币荒昙壥腔A教育中的基礎,作為一年級的老師,不可忽視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學生今后學習或生活的重要影響。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就形成了。
一、激發學生對培養習慣產生興趣
興趣在人的學習和活動中起著重大作用,它是獲得知識、調動思維活動的巨大動力。蘇霍姆林斯基強調:“要使學生好好學習,就要千方百計地注意使學生體驗到自豪、歡樂、驚奇、贊嘆……以激起學生情緒為核心的情景,也就是使學生感到易、趣、活。”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學習習慣的興趣是否能保持與發展。因此,我通過講科學家的故事、猜字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明確習慣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重視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的結合
學習習慣包括學會傾聽、善于思考、敢于提問、自主讀書、認真書寫等習慣。而行為習慣則主要指舉止文明、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守時惜時、懂得感恩、勤儉節約、遵守秩序、講究衛生等等。其中,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許多細小行為的培養,需要從孩子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學會傾聽的學習習慣要求孩子不僅上課時要專心傾聽老師的講解,不但不能東張西望,不能做其他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小動作,而且還要學會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留意他人發言的內容,并及時做出自己的判斷,必要時可以舉手進行糾正和補充。如,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給別人帶來不便或者傷害時能夠誠懇地說:“對不起?!迸c此同時,還要舉止文明,引導孩子不打架,不罵人,不起哄、不嘲笑,在公共場所不喧嘩等等。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影響,由此,教師的言行、家長的身教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尤為重要。而行為習慣養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有效的預習,提高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減輕了學生和教師課堂中的壓力。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使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有的在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教師就要布置學生課前去做。例如語文一年級上學期就要教會學生養成大聲讀拼音、讀課文的好習慣,同時,在教學中經常進行朗讀比賽也可以大大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四、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習慣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痹跀祵W學習中,學生只有勤于動腦、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形成各種數學能力。因此,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并且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使學生主動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思維水平的逐步提高。如在《找規律》教學中,學生掌握了一些找規律的方法后,問:“看誰能運用所學的規律去解決問題?”然后要求學生按規律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數:3、5、7。全班學生經過思考很快地找到了規律,有的學生按奇數排列的規律填出9、11、13,還有的學生按前兩數之和減1得后一個數的規律填出了11、17、27,從這里可以看出,通過積極開動腦筋,多角度思考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
學生的作業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在作業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書寫工整,做得正確,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作業的方法,還要要求學生注重體驗怎樣做正確,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比如做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題時,教師教學生可以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1.看,就是要求學生在抄完題目時能仔細觀察題的數字特點和運算特點。
2.想,就是要求學生根據題目特點想此題的運算順序,或者題里能否運用定律、性質,從而使計算簡便,以確定計算方法和過程。
3.寫,就是按格式規范書寫計算過程,同時要注意字體工整,方法得當。
4.查,就是細心檢查自己的作業是否正確。做此類題可采用“一步一回頭法”檢查每一步的數字、運算符號是否抄錯,運算順序是否弄錯,計算是否做錯等。
學生做題經歷了這幾個步驟,計算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六、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習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培養學生一些基本的學習習慣,還應重視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其中,培養學生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中,首先引導學生利用分月餅認識了分數和它的意義。同時讓學生用各種不同的圖形紙(正方形、長方形、圓)折出一些分數:“你能用這些圖形紙折出分數嗎?”學生一聽興趣可濃了,立即用桌上的各種圖形紙折起來,并在紙上標出了所折的分數,而且有的同學針對同一個分數折出了幾種不同的折法。通過交流,學生不僅認識了很多的分數,還準確地說出了各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從這一活動我們可以看出,實踐是創新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我們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擯棄“從小看到老”的錯誤觀念,相信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一定能改變孩子們的命運。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漢市新豐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