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新時代的主旋律,小學生具有創新思維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長期培養的結果。下面談談本人在科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探索情境,設置懸念,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以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和創新思維。例如教學五年級上冊《能量及其形式》時,教師創設了這樣的情境:用瓶塞塞住裝有少量冷水的試管,再加熱試管,使試管內的冷水沸騰,突然瓶塞“砰”的一聲,噴出幾米遠。這時教師發問:“是什么使得瓶塞噴出來的呢?”學生一下子就被這一新奇的現象吸引住了,激發了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啟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到了最好的教學效果。
在不同的課題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故事法、生活事例法、游戲法、聯系舊知法、伴隨解決實際問題法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種敢于提問、敢于探索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動手實驗,促進創新思維
俗話說:“眼觀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科學教學是以實驗為主的,每個學生在動手實驗中動腦思考、分析判斷。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摩擦力》時,引出課題后,讓學生猜測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不管學生回答正確與否,都不要急于下結論,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學生就可以在實驗中進行創新,原來學生認為的難題也在實驗中解決了。動手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增強了學生創新的熱情和信心,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三、鼓勵質疑,培養創新思維
古人曰:“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質疑,就意味著創新的開始。學生有了問題,才會主動去探究知識。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歡迎學生多提“為什么”,并能和他們一起去解決問題、探究知識。對敢于設想創新、標新立異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科學課堂教學中,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的不同見解,正確評價學生的創新成果,必將點燃起學生心中的創新火花。
四、合理想象,發展創新思維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因此,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我十分重視發現和發掘學生自由想象的潛能,培養學生積極動腦,異想天開的想象力。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摩擦力》時,啟發學生想象“要是不存在摩擦力,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學生各抒己見,答案層出不窮。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將會更富有創造力,從而發展創新技能。
五、重視實踐,拓展創新思維
在科學教學中還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學時要結合教材,利用各種活動(如郊游、參觀等),帶領學生到外面的世界去,真正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實踐活動不僅能發展學生的觀察、實驗、制作等動手能力,更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展,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作者單位 廣東省佛岡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