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提出后,很多教師由于迫切地想要達到這一教學標準,選擇了走“捷徑”,沒能很好地領悟有效教學的主旨,將“簡約”的教學形勢,偷換概念,轉變成了“簡單”,造成了教學內容的缺失,學生的發展也將受到限制,知識結構缺乏層次性和藝術性,小學科學教學喪失了其原本的學科魅力,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固然要受到影響,離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會越行越遠。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要簡明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引導教學行為向正確方向發展的首要因素,因而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我們要做恰當的斟酌,目標不能過分的繁復,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清晰、明了,具有相當的完整性,進而,我們才能更好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促進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能夠滲透教材內容,把握教學的重點內容,對科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將不同時期的教學目標進行整合,將力使向一處,推薦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我們在教學《觀察魚》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對課程改革標準做到了精準的領悟,避免了在教學目標的設定的過程中出現空洞的變相簡單。在過程和方法的設定上,直接簡化到:(1)通過觀察魚,掌握觀察方法;(2)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這樣的表述簡單但不夠明確,沒有給學生的學習提出一個明確的指向。學生究竟要從何做起?最終又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這些都是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中要考慮的必要問題。在簡單的基礎上還應定準方向。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教學內容要簡約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時間也是我們一定要妥善把握的。小學生思維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我們要在有效的時間內盡可能地精簡我們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記憶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對教材內容有一個充分的把握,選取教學內容中的核心部分,對學生的思維形成占有式攻略。例如,在教學《摩擦力的秘密》這部分知識時,我們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摩擦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對摩擦有一個大致的概念,能夠掌握摩擦力增大和減小的方法。在傳統教學中,我們的課堂安排不是非常合理,教學內容復雜,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但是教學效果卻不是很好。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實踐摸索,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我們可以將教學內容分成幾個部分,將教材內容簡約化,用一節課的時間來研究固體與固體之間摩擦力的變化,再用一節課的時間研究固液、固氣之間的摩擦力變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真正有所學,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不給學生造成重復性的講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三、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教學環節要簡化
小學科學一直以來都是較為受學生歡迎的學科,我們可以很容易就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時特意的設計,反倒是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適得其反。以《聲音的產生》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我們的教學模式,可以依照“情境導入—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實踐驗證—得出結論”將教學情節進行簡化,更有利于學生掌握課堂內容。不要給學生的學習戴上太多的枷鎖,學生的思維不需我們刻意控制,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多做的是能夠正確的引導。復雜的教學形式,容易給學生增添學習壓力,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新課改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我們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從學生的實際發展角度出發。對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發揮科學學科的教學特質。教學環節的簡化,能夠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向小學科學高效教學邁進。
四、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教學媒介要簡單
小學科學教學中,我們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實踐中要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拓展思維與創新能力。隨著社會發展的逐步推進,現代教學設施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改革中倡導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教師對多媒體設施的濫用,有時不能對教學內容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反而浪費了我們的教學精力和寶貴的課堂時間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只能流于形式,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沒有得到很好的促進。同樣,我們以《摩擦力的秘密》一課為例,在探究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時,采用多媒體的手段來演示,就是一種無謂的浪費,同時也讓學生失去了一次探究實踐的機會。科學教學的主要教學形式應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探究,通過實際操作,掌握教材內容。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小學科學高效課堂再靠近一步。
五、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教學語言要簡練
教學中,語言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重要媒介。通過教師語言的傳達,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跟進教師的教學進度,就會積極地思考教學問題。為了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語言要精益求精,能夠用簡練的語言,傳達出較大的信息量,且教學用語要科學,能夠概括知識的中心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因為教師教學用語不夠規范,致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產生了阻礙,教學效果不是很好。教師的語言表達要具有一定的精確性,不能給學生造成偏差的誤導。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力求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助我們實現在小學科學教學高效性的提高。
小學科學教學中,我們始終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科普常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快刀斬亂麻”——將教學過程中繁復的部分揮刀斬去,應對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努力構建高效性課堂。
參考文獻:
[1]夏金.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對策[OL].小學科學網教材之窗,2008.
[2]施良方.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四川省南部縣城關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