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英語口語:情趣教學,營造英語氛圍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才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英語進行“情趣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形式多變的教學中,始終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這樣,對教學是不無裨益的。
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有語言環境才能學得好。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學習英語是在漢語的氛圍下進行的。沒有英語環境,教師就要刻意創造英語環境。如,我對五年級新生,一開始上課就用英語向他們問好,作自我介紹:Hello,boys and girls.I’m your English teacher.課堂用語也是用英語說的。例如:It’s time to start now. Please read after me.當有些學生在竊竊私語時,我會說:Be quiet! 根據學生讀書、回答的完善程度,我會分別說Good/Very good/ Wonderful/Excellent等等來激勵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教師說這些話時,不必擔心學生聽不懂而影響教學進程,可用明顯的體態語言,必要時用中文翻譯,使學生明白。而且,要淡化課堂意識,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生活語境,如借學習用品、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回家、道別等內容,讓教師和學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學生仿佛真的在英美國家里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參與性很強,使嚴肅的課堂變成了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場所。這樣,就給學生增添了無窮的情趣,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在英語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
二、兒童英語延伸:課堂內外,使學生體驗感恩之心
為什么這樣說呢?在教授牛津小學英語6A第三單元的時候,這個單元的重點句型是圍繞“生日和生日禮物”來展開的。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就設計了從學生的生日過渡到學生家長的生日,從第一人稱到第三人稱逐層推進,甚至還為自己的這一設計沾沾自喜。在教學過程中,一開始,氛圍很熱烈,孩子對于用英語說自己的生日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想要的禮物也基本上都是“新手機、新筆記本”之類的高端產品,課堂氛圍到了一個小高潮。可是,當我詢問到學生父母親的生日是什么時候時,對于這些六年級的大孩子,卻有一大半的人吱吱嗚嗚,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相對于剛才表述自己時的熱烈,場面冷清了一大半。緊接著詢問父母想要的生日禮物時,孩子們更是面面相覷,無從答起。對于這樣一個結果,說實在的,當初備課時,是始料未及的,因為考慮到六年級的孩子已經很懂事了,這種對父母的了解應該是必知的,看來還是高估了孩子。在這樣的情景下,我因勢利導,布置了一個口頭作業:“詢問你父母的生日及愿望,明天課上討論。”同時,我也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們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父母親們為我們一直在付出著,我們又能對父母們做些什么呢?在這樣窗明幾凈的環境里安心學習,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當時,看到很多孩子的頭低了下去,知道他們有所感觸,順勢我就提出了另外一個英語作業,讓孩子們這個禮拜準備一個感恩的話題,誰寫得好,就可以在全班面前演講,這一直是我教這個班的習慣,給予孩子們很多的機會表達英語,練習英語,并且我還補充到,這個話題不僅可以寫感恩父母,感恩你現在的安定生活之類的都可以寫,這時,教室里又恢復了熱鬧,孩子們在討論著話題,一節課就這樣結束了。
但是,我的心卻平靜不起來,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僅僅傳授孩子們語言的學法,文化的差異就夠了嗎?我覺得遠遠不夠,教師不僅自己要做到學生的表率,更應該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所以,在以后的課堂上,我有意地帶給孩子這種感恩的意識,尤其是在西方國家盛行的“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等,我更是不放過,不僅讓孩子體會到了英語的語言魅力,我想讓孩子通過學習語言來逐漸成熟懂事也是身為英語教師莫大的榮耀吧。
學會感恩之后,我想作為教師,我們還應該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自信。
三、兒童英語視角:英語課堂,教會學生學習
最后我想我們應該教學生學會學習。古人云:“學不可以已。”常言道:“學到老,活到老,活到老,學到老。”
生活在我們現在這個所謂的“知識爆炸”的時代,要想吃飯,就必須學習。學習是一個人終生的事業。而學生的主業就是學習,但并不是每一個學身都會學習,我們之所以有今天,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老師給了我們鼓勵與支持,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曾經在學習中學會學習。而這一點,正是身為老師的我想教給學生的。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通俗地講,英語學習策略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英語學習方法”。
我們要教給學生什么呢?我們是老師,也是曾經的學生,發生在今天的學生身上的一切,猶如發生在昨天的我們的身上一樣。我想我們努力要教的:一個是教學生如何做人,另一個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一句話,兒童英語更關注英語教育的對象:人,它所追求的是真正順應兒童天性的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博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