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學生素質,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依托我校先進的多媒體硬件設施,在教學研究中,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進行整合,引領教師,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一、生活情境的創設離不開多媒體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生活情境的再現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來。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一課時,教師通過課件播放各種聲音,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喚醒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再如教學《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一課時,開始播放一段錄像泰坦尼克號的沉船事故,引起情感的共鳴,讓學生想辦法救人撈物,使整個課堂頓時活躍,教學緊湊,過渡自然。
二、實驗技能的提高離不開多媒體
小學科學重視“做中學”,學生的實驗技能得到提升是科學課所追求的目標之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
1.教材中觀察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可以起到優化觀察效果的作用。如學習《養蠶》時,由于受條件的限制,學生很難看到蠶,更無從提起養蠶。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養蠶的錄像。從卵開始,孵化成蟻蠶,再到蠶,最后蠶結繭成蛹又變成蛾,學生能清晰地看到蠶完整的一生。既優化了學生的觀察,增強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情感的教育。“春蠶到死絲方盡”,讓學生真切領悟到了蠶的偉大,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再如,認識《骨骼》中,骨骼在人體內部,屬于暗箱結構,學生通過摸只是初步感知,在這里多媒體就可以充分展示人體的骨骼,加上適時的解說,學生就對我們的骨骼結構一目了然了。
2.小學生需要掌握很多實驗技能,教師演示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當學生探究之后,利用多媒體會起到一個加深鞏固的作用。如,溫度計、酒精燈的正確使用。在學生經過自己的一番探究之后,教師要將正確的使用方法傳授給學生,這時多媒體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教師可以利用Flash動畫的特點,設計一個溫度計、酒精燈的分步的使用動畫,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學生就會很牢固地記住他們的正確操作步驟。
三、學以致用離不開多媒體
學科學用科學,這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受到鍛煉,增長才干。在這方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也可以發揮啟發誘導的作用。
如,在講花的傳粉過程時,重點有兩種方式:蟲媒花、風媒花。怎樣讓學生區分生活中的植物是蟲媒花還是風媒花。學生很多分辨不很清,因為他們沒有進行過這種觀察,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這些植物的傳粉過程,讓學生進行觀察分辨,教師加以指導。這樣,課堂討論氣氛大有改觀,學生如身臨其境,提高了他們課下繼續探究的欲望。
再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相機拍攝下身邊的一些變化,天氣的、植物的、動物的等等,內容可以包羅萬象,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能用心發現科學現象,能主動地探究生活現象中包含的科學道理。
四、關注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多媒體
科學課與現代生活和科學技術有密切的聯系,讓學生關注社會的科學發展是我們教育者所應該做的。
讓學生觀看科普節目對學生來說也是培養科學素養很好的途徑之一。我們不定期地讓學生觀看如《走進科學》《動物世界》等科普類節目,讓學生談體會,開闊學生視野,引起他們對科學的關注。
盡管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有著強勁的優勢,但教師在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富有情趣的講解、有效的板書、師生之間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作用是任何現代化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因此,在科學教學中仍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傳統科學教學成熟經驗的基礎上,要精心備課,準確地、恰到好處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科學教育形成一種嶄新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 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