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孩子成功”是每個教師的心愿,然而往往事與愿違。由于個體差異,在每個班級中總有那么些稱之為“學困生”的孩子,在父母、同學、親友眼里被視為“笨蛋”,然而他們對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學習被動、“破罐子破摔”。因此,我們需要一顆點燃學生希望的“心”,它包含了信心、愛心、細心、精心、耐心,而這一顆“心”確實讓我引領著孩子“脫困”了。
一、樹立信心,因勢利導
自信心作為一種積極進取的內部動力,其發展水平是與活動的成敗相對應的。正如范得比爾特所說:“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確實,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的嘲笑,孩子們已經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于是他們產生了自卑心理。因此,要幫助學生重拾信心,是首要解決的難題。如,對于膽小的學生,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可嘗試著主動讓他們在課堂上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時鼓勵學生做好,或如果再怎么做會更好。我們不要吝嗇表揚的語言,因為那是孩子自信的源泉,對于回答不出問題來的學生,我們可主動告訴他們答案,讓孩子對下次的回答充滿自信。
二、耐心營造,活躍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要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使學生產生不怕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學習心理,孩子們創造的火花才能迸發出來。教師要特別注意保護“學困生”敢想、敢說的積極性。有時他們說錯了,老師不直接說:“NO”而是微笑著對他說:“Please think it over.”只要他們能勇敢地站起來回答問題,老師都要予以表揚,給予肯定。
三、細心創設,順勢延伸
一堂充滿樂趣的課是學生難忘又非常樂意接受的。對于學習感覺乏味的那些同學來說,無疑是一劑很好的調料。而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利用多媒體下載游戲,結合課文教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學英語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強調聽說,從聽聽說說、讀讀認認、唱唱玩玩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為了讓學生能學得輕松愉快,令課堂氣氛活躍,簡筆畫、表演、動作等教學方式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就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四、精心設計,任務教學
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一舉兩得,既能讓學生通過傾聽、詢問、解釋、溝通、交涉、表達等各種活動形式學習語言,又可以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嘗試使用“英語思維”,培養其用英語分析和解決問題、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種對于“學困生”的能力培養尤其重要。
“任務”完成后的喜悅又會給他們帶來學習上的成就感,調動起他們后續學習的積極性。將教學任務化整為零,也就是將每一單元的總教學目標拆分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小目標。由于任務被簡單化了,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也就沒有那么多困難了,學起來就輕松了很多。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是可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愛上English。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柘汪鎮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