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在小學當班主任也快十個年頭了,在這十年的磨煉中確實有許多收獲,現(xiàn)與大家交流一下。
一個班級,每天都會有許多事情發(fā)生,我從不忽視小問題的處理和解決,只要學生有矛盾,我都會認真聽取雙方的理由,然后幫他們分析對與錯,使學生能明白對錯、得失。
記得一個周五的早晨,一進班級就有學生告狀,說兩個學生打架了,詢問后知道,原來就是因為一個學生來晚沒值日的事吵起來的。于是,我分別從他們倆的角度分析了這件事,并能換位思考,讓學生能明白自己做的事到底對別人有多大傷害。通過教育,他們倆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漸漸地明白了,擁有一顆寬容、豁達之心是快樂的事情。
想想剛當班主任時,每當有學生犯錯,我都會狠狠批評一頓,而不顧他們有什么難言之隱和特殊原因,一頓批評堵住他們的嘴了事。可結果是問題依然存在,學生依然鬧矛盾,甚至打架。通過幾件事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與其“堵”,不如去“疏導”,排解學生心中的抵觸情緒,化解他們不滿后的怨憤,這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事半功倍,學生也樂于接受這樣的處理方法,從而受到教育。
我們班還有一個雷打不動的規(guī)矩,那就是每周都要召開班會,在班會上總結自己本周的優(yōu)缺點,今后如何改進。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最熱烈,就是對其他同學或者自己說一句話。同學們各抒己見,很多同學都能誠懇地說出別人的毛病和自己的缺點,以及這樣做對自己的影響和傷害。班會中,我和同學一起感動來自母親、父親的愛,一起愕然于森林資源和水資源的匱乏,一起體驗了讀書的快樂、安全的重要、勞動的光榮等等。許多的小問題也在每次的班會后消失了。所以,我認為,無論學習任務多重,也不能忽視班會這個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平臺。比如,有的同學可能受了委屈,能有個機會說一說,心里的陰霾就會一掃而散,放下心里的包袱,才能輕裝前行。
學校組織的每一次活動,我都精心策劃,認真實施,善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各盡其能,各施所長。我們班用人的原則是“能者上”,只要你行,你勝任,就用你。而不是以學習來衡量一切。所以,每位同學都能發(fā)揮自己的光與熱,都有機會嘗試。通過不同活動中的被肯定、被獎勵,也激起了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學習。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jīng)驗,就一定會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作者單位 吉林省柳河縣前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