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屬于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志。因此學校的德育工作的問題的出現率是最高的。就以近六年來說,中央就有六個文件是與這項工作有關的。學校的德育工作確實有許多難處、重點、熱點以及出路在哪很值得大家去思考。
關鍵詞:幸福感,責任心,學校德育
教師的責任心與幸福感有什么關系,我們首先把這個問題弄明白。我個人認為,責任心與一個人的幸福感有密切聯系。有人認為幸福感來自于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但我認為社會責任感來自于個人的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才有社會責任感。而作為一個教師,責任心與學校的德育工作有密切聯系。學校的德育工作內容非常廣泛,它覆蓋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切,它的好壞與校長、老師的責任感和良心有直接關系。下面我談談幸福感、責任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關系。
在我國第27個教師節期間,我參與了人民政協報教育在線周刊聯合騰訊教育開展專門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我們的教師幸福感是不盡如人意的,是什么原因?我認為來自教師本人,是他們沒有正確看待教師這個特殊職業的原因。認為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人,主要是分不清對待教師職業是當做一種謀生的手段還是當做事業去做的,這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本人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以我自己的經歷,談談一個人的責任心、幸福感與學校德育工作好壞的關系。
1980年我剛高中畢業,由于我小學時的母校缺教師,我被叫到學校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在工作中我充滿激情,通過一兩年的努力,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校長看到我有一股熱氣騰騰的沖勁,很快就委以重任。在工作中我不辜負校長的期望,工作很出色,還多次擔任學校和全鄉的公開研究課、主持全鎮少先隊觀摩活動。工作中我遇到過許多棘手的問題,都想方設法去解決。例如,學生中出現性格孤僻、自卑、自閉、貪玩、打架斗毆、暴力傾向等思想行為。但由于當時我感覺這份工作給予我快樂,所以我認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探索出一條有自己學校特點、特色,符合自己學校學生健康成長的路子。當時我任教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我就以實踐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名言開始:“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的處所。他們必須同甘共苦。甘苦共嘗才能得到精神的溝通,感情的融洽。”“每天的一舉一動,都要引他到最高尚、最完備、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那方才是好學生。”許多老師看到我這樣做,在教育中起到好效果,一些老問題得以解決了,成果也出來了,也紛紛加入到我的隊伍中來,用種植園、養殖場解決學生的問題,但是人的興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減退的,這樣,我那股熱情只持續五年,五年后的情緒有了新的變化,認為做教師就是那么一回事,日常工作只不過是年復一年地跟學生打交道,日復一日地做一種重復的工作,教學中所需的知識基本掌握,教育教學中所需的手段就那么幾下,所需的技能也基本擁有,工作中沒有了挑戰和壓力。因此我在三尺講臺上有站不穩的感覺,想跳槽,想改行,想下海。轉念之后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給自己定位,下決心要在教育事業上有所成就,開始帶著理性的目光審視自己,找出適合自己走的路。1987年有了新的轉機,經過努力考進師范深造,又從老師成為學生。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從那時候開始有了我要做個專家型的老師的想法,畢業后開始帶著理性的目光審視自己的昨天,審視從他人那里學到的經驗。我從撰寫的論文開始,意識到用心經營教育教學工作。教師節的一條條祝愿的短信,每逢傳統佳節的來臨一個個問候的電話,一封封對老師尊敬的書信,讓我忘記了教書育人的艱辛,驅散了我要跳槽、要改行的想法。這個時候的我覺得很快樂、很幸福,我意識到我把教育當做事業去做,想做個專家型的教師。很快從一個不安于現狀老師到副校長、校長,熟悉其中的業務,三十年來的忙碌給了我人生的充實,也帶給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心想做個有作為的人,驅動我在辛苦而欣慰中航行、勞累而快樂。擔任了校長,深感身上的擔子沉重,肩上挑的不再是一個班教育教學工作那么簡單了。校長是一所學校和主心骨,做校長責任重大,上級期待著學校越辦越好,保證安全和不斷發展;教師希望讓他們生活得更加踏實和幸福;家長要求學校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孩子們創造完美的教育場景。這時候的我已經是兩面人了:呈現在別人眼前的是三十多年來的我,但三十多年來我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與社會的需要息息相關,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那就是我的幸福感、責任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全過程。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