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遼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我國不同少數民族的文字、傳統節日和飲食方面的民族風情,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收集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收集、處理資料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感受我國民族風情的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愿意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對各民族的民族風情感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少數民族的文字、傳統節日和飲食方面的民族風情。
【教學難點】
尊重和理解我國各民族不一樣的民俗習慣。
【教學關鍵】
感受我國民族風情的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教學準備】
有關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各民族飲食、我們周圍的少數民族文字的幻燈片;那達慕大會視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56個民族56枝花,那老師先考考大家:我國有多少個民族?你都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名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民族風情園,共同感受我國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吧。板書課題。
二、小組合作,交流共享
1.說起民族風情,可以說包羅萬象,你想從哪幾方面來了解?這節課我們先來了解節日、飲食、文字這三方面。
2.你喜歡哪個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把你以前知道的、自學到的和收集到的民族風情先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一會小組長代表小組進行匯報。好,下面開始!
三、全班匯報,體驗多彩
(一)體驗傳統節日的多彩多姿、令人神往
1.你們組想匯報的是什么呢?
2.大家注意聽了嗎?這名同學說了傳統節日的時間、過法以及過節的愿望,介紹得很全面,就按這三方面來接著匯報。關于藏族節日還有介紹嗎?
觀看那達慕大會之后你想說些什么嗎?
3.好,你還想介紹什么節日?
4.你還了解哪些節日?
5.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的名字?
小結:少數民族的節日真是不勝枚舉,說也說不完,有機會我們再到少數民族地區旅游,一定要親眼目睹,親身感受這些充滿民族風情的傳統節日,相信一定會給我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二)感受飲食的做法講究、風味獨特
1.老師特意給大家帶來幾種少數民族風味的飲食。誰愿意到前面看看這是什么少數民族的?你們吃過嗎?是什么口味的?
2.看來我們都很喜歡這些民族飲食,你還了解哪個少數民族的特色飲食?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只有尊重他人,才能悠然自得,贏得別人的尊重。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飲食忌諱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三)了解少數民族文字的種類和特點
1.你查到了一些什么資料?我國有多少種少數民族文字?怎樣的28種?
2.你見過少數民族文字嗎?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紙幣上都有,都有哪些民族文字?
3.這些少數民族文字有什么特點?
四、總結全課,思想升華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嗎?
通過交流,我們了解到了我們國家的民族風情如此豐富多彩、令人神往。希望同學們課后能繼續查閱資料,了解到更多的民族風情知識。
【教學反思】
我又一次參加了品德與社會的觀摩活動,但始終有一個聲音:利在課堂,功在平時。只有串起平時對教學學習與感悟的點點滴滴,才能獲得課堂教學的滿堂彩!下面,我就對這節課進行一下回顧與整理。
【教學亮點】
1.教學每一個環節都圍繞著總的教學目標進行,做到目的明確。
2.利用學生生活的已有經驗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更多的經驗。
3.課堂中教師要和學生不斷地心靈交流,使學生的思維出現碰撞和火花,才能更真實地達到教學目標。
4.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有激情和感染力。因此,我們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充分的感知。
【教學不足】
由于學生是不同的,在課堂中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因此,有時候和學生交流,話說得不夠貼切、到位。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錘煉。
(作者單位 遼寧省撫順市新華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