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教育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什么是創新意識、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和如何培養創新意識三個方面,一步步闡述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意識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的主流,而創新思維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和基礎,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現代教育面對的首要任務。小學課堂是打開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窗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創新意識”的概念
創新是一種概念化過程,是以人為活動主體,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包含更新、創造新的東西以及改變三層含義。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創新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觀念、活動的動機和欲望的思想活動,還包含了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總體來說,創新意識包括欲望、興趣、感情和意志,它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在素質教育居主導地位的今天,教育本身就成為一個創新的過程,在需要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共同作用的數學學科上,創造性思維更是必不可少。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造性思維,包括對新事物的發現、對新規律的提出、對新方法的創造、對新問題的解決等。
二、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胡錦濤同志也曾要求:“要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全社會創新精神,鼓勵自主探索,保護知識產權,發揚學術民主,提倡學術爭鳴,使一切創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創新舉措得到支持、一切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一切創新成果得到肯定。”
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得以進步發展的源泉。21世紀更是一個要求人人具備創新能力的時代,時代的發展對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我們不僅要培養知識淵博的人才,還要培養具備創造性思維、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素質教育已經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定位為教育的核心,創新意識是創造性思維的源泉,是創新精神的基礎,是促使學生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動力。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現代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基礎教育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環節,小學階段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階段,而小學課堂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陣地。教師應該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1.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創新意識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并將兩者的作用辯證統一起來的現代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要始終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建立起學生愿意自主學習的教學體系。
心理學研究表明,師生關系良好、相處融洽、合作交往的課堂氣氛,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意識。和諧的課堂氣氛,是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條件。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積極打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發揮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注重操作實踐,探索創新意識
皮亞杰曾提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思維和動作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僅有老師的演示,而沒有讓學生的實踐,那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會不夠深刻。只有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拓寬學生的操作面,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才能使學生在豐富的感知體驗中真正把握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最終形成科學的知識結構,最終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
3.倡導質疑態度,培養創新意識
“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這是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的話。所謂的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為創新意識打下基礎。如果發現問題卻沒有勇氣提出來,那就談不上探索和創新了。
所以,積極倡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培養創新意識不可缺少的步驟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說,所謂的創新意識的體現也就是能夠提出一個好問題,抑或是發現一種新的解題方法而已。就算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得到了否定,也有助于鞏固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時能培養學生善于發問的思維習慣。
綜上所述,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和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教師的神圣職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營造課堂氣氛,注重操作實踐,倡導質疑態度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健.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江蘇教育,2001(10).
[2]劉德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嘗試[J].天津教育,2000(02).
[3]蘇純仁.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初探[J].山東教育科研,2001(09).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新前街道中心小學西范校區)